求亲告友

qiú qīn gào yǒu
请求亲友救济。
求亲告友

求亲告友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qiú qīn gào yǒu

  • 注音:

    ㄑ一ㄡˊ ㄑ一ㄣ ㄍㄠˋ 一ㄡˇ

  • 解释:

    请求亲友救济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李纳《姑母》:“姑母不爱求亲告友,不爱向人诉苦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我一时周转不灵就只好求亲告友,东挪西借

  • 用法:

    联合式;作谓语;指向亲友乞求帮助。

  • 感情:

    求亲告友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求亲靠友

  • 英语:

    ask favors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

求亲告友成语接龙:

1
友于兄弟 [ yǒu yú xiōng dì ]

友:兄弟相敬爱。形容兄弟之间互相敬爱。

2
弟子孩儿 [ dì zǐ hái ér ]

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养的。

我不想答理你这个弟子孩儿

3
儿大不由娘 [ ér dà bù yóu niáng ]

由:听从,顺从。儿女长大成人,由不得父母做主。

儿大不由娘,我也没办法了

5
由中之言 [ yóu zhōng zhī yán ]

出自内心的话。指说话诚恳。

6
言三语四 [ yán sān yǔ sì ]

形容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。
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1回:“便惹得那些轻薄男人,言三语四的,岂不从此多事?”

7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8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9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10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相关成语:

1
求生害仁 [ qiú shēng hài rén ]

谓因谋求活命而有伤仁德。语本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

《新唐书·房式传》:“如式,不能去,又不能死,可谓求生害仁者乎?”

2
求贤如渴 [ qiú xián rú kě ]

慕求贤人,如渴思饮。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。

唐·魏征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贞观之初,求贤如渴。”

3
求贤下士 [ qiú xián xià shì ]

访求贤士且礼遇之。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2回:“乞陛下特恩,赐以冠带,更使一朝臣往宣,乃见圣主求贤下士之至意。”

4
求益反损 [ qiú yì fǎn sǔn ]

为了得到好处,反而招来祸害。

5
求志达道 [ qiú zhì dá dào ]

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,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。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。语本《论语·季氏》:“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”

明·李贽《<藏书>世纪列传总目后论》:“自儒者出,而求志达道之学兴矣。”

6
求忠出孝 [ qiú zhōng chū xiào ]

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。语本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夫国以简贤为务,贤以孝行为首。孔子曰:‘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,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。’”

南朝·梁·梁元帝《上忠臣传表》:“资父事君,实曰严敬,求忠出孝,义兼臣子。”

7
却行求前 [ què xíng qiú qián ]

语本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,往古者所以知今也。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,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,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。”后因以“却行求前”谓以倒退求前进,比喻方法不对,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。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周举传》:“陛下所行,但务其华,不寻其实,犹缘木求鱼,却行求前。”

8
三亲六故 [ sān qīn liù gù ]

亲戚故旧的总称。

萧红《呼兰河传》第二章:“送父母的,送兄嫂的,送侄女的,送三亲六故的。”

9
声气相求 [ shēng qì xiāng qiú ]

指志同道合,意气相投。

10
声求气应 [ shēng qiú qì yìng ]

应:应和,共鸣;求:寻找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。

声求气应,何以教我。宋 陈亮《送叔祖筠州高安簿序》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