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根子

mìng gēn zǐ
有生命或精力来源的东西。比喻最受人重视的晚辈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视的事物。
命根子

命根子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mìng gēn zǐ

  • 注音:

    ㄇ一ㄥˋ ㄍㄣ ㄗˇ

  • 解释:

    有生命或精力来源的东西。比喻最受人重视的晚辈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视的事物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19章:“宝生在他们老公母俩心上,真像命根子,宝贝疙瘩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余华《活着》:“苦根成了我们的命根子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
  • 感情:

    命根子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宝贝疙瘩

  • 英语:

    lifeblood(lifeline; lifespring; one\'s very life)

  • 俄语:

    жизнь(самое дорогое)

  • 法语:

    élément vital

命根子成语接龙:

1
子不语怪 [ zǐ bù yǔ guài ]

子:孔子;语:谈论。指不谈怪异一类事情。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:“然虽如此,又道是子不语怪,且搁过一阵。”

2
怪事咄咄 [ guài shì duō duō ]

同“咄咄怪事”。

3
咄咄书空 [ duō duō shū kōng ]

《晋书·殷浩传》载殷浩虽被黜放,口无怨言,但终日书空作“咄咄怪事”四字。后以“咄咄书空”形容失志、懊恨之态。

[梁鼎芬]既失志,有咄咄书空之感,去秋,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,诗以记之。章炳麟《梁园客》诗自注

4
空中楼阁 [ kōng zhōng lóu gé ]

建造在半空中的楼阁。个别时候比喻崇高的人格;旷达的胸襟。一般比喻虚构的事物。现多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、计划及空想。

实者,就事敷陈,不假造作,有根有据之谓也;虚者,空中楼阁,随意构成,无影无形之谓也。(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结构第一》)

6
楼台亭阁 [ lóu tái tíng gé ]

楼:多层建筑物;台:高而平,可供眺望的建筑物;亭:有顶无墙供游息建筑物;阁:楼房一种。统指多种供休息、游赏的建筑物。

除了楼台亭阁之处,单是厅堂,就有三十八处。(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五回。)

8
亭亭玉立 [ tíng tíng yù lì ]

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。亭亭:高耸直立的样子;玉立:比喻身材高而美丽。

花型小,比起亭亭玉立的荷花远逊。(郭沫若《百花齐放 睡莲》)

9
立业安邦 [ lì yè ān bāng ]

建立国家,安定天下。同“立国安邦”。

10
邦以民为本 [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]

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,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。治国应以安民、得民作为根本。

邦以民为本,鱼饥费香饵。(唐 杜甫《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》)

相关成语:

1
土包子 [ tǔ bāo zǐ ]

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,如果是说别人,有轻蔑意。如果是说自己,有自谦意。
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20章:“是啊,简直是一个真正的土包子老百姓!”

2
碰钉子 [ pèng dìng zǐ ]

遭到拒绝

他连日奔波募款,却四处碰钉子,深感懊恼沮丧。

3
父子兵 [ fù zǐ bīng ]

指上下亲如一家的军队

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常言道:‘厮杀无如父子兵。’”

4
扣帽子 [ kòu mào zǐ ]

把不好的名目硬加在人头上。

郭光《仅仅是开始》:“他瞪着眼给我扣帽子,说我闹温情。”

5
二流子 [ èr liú zǐ ]

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。

余华《活着》:“你家少爷长大了准能当个二流子。”

6
翘辫子 [ qiào biàn zǐ ]

清代男人也梳辫子,刽子手杀人时要把辫子提起,翘辫子指杀头。借指死亡。

等他翘辫子时,子女们就会争夺财产了

7
书呆子 [ shū dāi zǐ ]

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。

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科甲出身的,总不免书呆子的味道。”

8
鲍子知我 [ bào zǐ zhī wǒ ]

指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。

平远丁文诚公,清风亮节,冠绝一时,平生赋性鲠直,不谙世故,持节二十年,与连圻诸将帅有公义而无私交,独于合肥兄弟,深鲍子知我之感。陈夔龙《梦蕉亭杂记》

9
博物君子 [ bó wù jūn zǐ ]

指博学多识的人。

然子产既云博物君子,太叔乃为诸侯之选,国之大事,无过丧葬,必是义有吉凶,斯等岂得不用?《旧唐书 吕才传》

10
不复堪命 [ bù fù kān mìng ]

指无法再活下去。

评米责钱,凡诸求利皆悉如此,百姓嗷然,不复堪命。《宋书·晋平王休祐传》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