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无拾遗

dào wú shí yí
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道无拾遗

道无拾遗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dào wú shí yí

  • 注音:

    ㄉㄠˋ ㄨˊ ㄕˊ 一ˊ

  • 解释:

    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东观汉记·光武帝纪》:“商贾重宝,单车露宿,牛马放牧,道无拾遗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自是内部肃然不言,咸称其有神,道无拾遗。《隋书·艺术传·韦鼎》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好的社会风气。

  • 感情:

    道无拾遗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道不拾遗

道无拾遗成语接龙:

1
遗世忘累 [ yí shì wàng lèi ]

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。

2
累世通家 [ lěi shì tōng jiā ]

累:接连;通家:世交。世世代代互相交好。

3
家丑不可外扬 [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 ]

家里不光彩的事,不便向外宣扬。

家丑不可外扬,倘若传互外边,被人耻笑,事已至此,且再作区处。(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八)

4
扬厉铺张 [ yáng lì pù zhāng ]

夸大渲染。

5
张三吕四 [ zhāng sān lǚ sì ]

泛指某人或某些人。

6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7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8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9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10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相关成语:

1
道微德薄 [ dào wēi dé báo ]

道行和才能都很差。多作谦辞。

2
道西说东 [ dào xī shuō dōng ]

谓乱加谈论。

3
道义之交 [ dào yì zhī jiāo ]

交:交情,友谊。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。指互相帮助,互相支持的朋友。

道义之交,只此已足,何必更为介介。(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三十八回)

4
道远知骥 [ dào yuǎn zhī jì ]

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。

5
道在人为 [ dào zài rén wéi ]

犹言事在人为。

6
道在屎溺 [ dào zài shǐ nì ]

喻道之无所不在。

以道眼观一切物,物物平等,本无大小堑久贵贱善恶之殊。庄生知之,故曰道在屎溺,每下愈况。严复《救亡决论》

7
弹铗无鱼 [ dàn jiá wú yú ]

铗:剑把。指处境窘困,有求于人。

明·杨珽《龙膏记·邂逅》:“料不为弹铗无鱼,只若是文园消灭。”

8
打家截道 [ dǎ jiā jié dào ]

谓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。

这厮待强风情打家截道拚着做,那里讨护身符。明·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三折

9
大逆无道 [ dà nì wú dào ]

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。

昔以革命为大逆无道,去之若浼者,至是也稍知动念矣。孙中山《自传》

10
断无此理 [ duàn wú cǐ lǐ ]

断:绝对,一定。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。

一个少年妇女,独自在外,又无同伴,靠卖诗文过日子,恐怕世上断无此理。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一回)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