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生之犊不畏虎

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
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
初生之犊不畏虎

初生之犊不畏虎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

  • 注音:

    ㄔㄨ ㄕㄥ ㄓ ㄉㄨˊ ㄅㄨˋ ㄨㄟˋ ㄏㄨˇ

  • 解释:

  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四章:“刚吃过早饭,人马全都汇齐,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,不免惊惶,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,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我看你二人,也真是初生之犊不畏虎!粤剧《搜书院》

  • 用法:

   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年轻人。

  • 感情:

    初生之犊不畏虎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无所畏惧、初生牛犊不怕虎

  • 反义:

    胆小怕事

  • 英语:

    The new-born calf fears not the tigers.

初生之犊不畏虎成语接龙:

1
虎不食儿 [ hǔ bù shí ér ]

老虎凶猛残忍,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。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,都有骨肉之情。

大家都知道虎不食儿,你却忍心伤害自己的亲生儿子

2
儿大不由娘 [ ér dà bù yóu niáng ]

由:听从,顺从。儿女长大成人,由不得父母做主。

儿大不由娘,我也没办法了

4
由中之言 [ yóu zhōng zhī yán ]

出自内心的话。指说话诚恳。

5
言三语四 [ yán sān yǔ sì ]

形容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。
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1回:“便惹得那些轻薄男人,言三语四的,岂不从此多事?”

6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7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8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9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10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相关成语:

1
人生何处不相逢 [ rén shēng hé chù bù xiāng féng ]

〖释义〗指人与人分手后总是有机会再见面的。

人生何处不相逢,相逢何必曾相识

2
不为五斗米折腰 [ bù wé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]

五斗米:指微薄的俸禄;折腰:下拜,弯腰行礼。比喻为人清高,有骨气。

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,这个助教官儿,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。(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五)

3
画地为牢,议不入 [ huà dì wéi láo,yì bù rù ]

议:议论。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,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。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。

4
人生自古谁无死 [ 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 ]

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,但应死得有价值。

人生自古谁无死,嗟此恨凭谁语。可怜衰绖拜坟茔,不作锦衣归故里。元 高明《琵琶记 风木余恨》

5
道不同不相为谋 [ dào bù tóng bù xiāng wéi móu ]

走着不同道路的人,就不能在一起谋划。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。

我非不知银行之可以发财也,其如“道不同不相为谋”何。(鲁迅《两地书 六六》)

6
生子当如孙仲谋 [ shēng zǐ dāng rú sūn zhòng móu ]

孙仲谋:三国时吴主孙权。形容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。

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二卷:“生子当如孙仲谋,曹操羡孙权之语;生子须如礼亚子,朱温叹存勖之词。”

7
树欲静而风不止 [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 ]

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

张贤亮《土牢情话》第三章:“\'树欲静而风不止\'嘛,你们当中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表演的。”

8
语不惊人死不休 [ yǔ bù jīng rén sǐ bù xiū ]

语:言语。形容作诗或写文章极力追求寻觅惊人的佳句。

9
人心不足蛇吞象 [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 ]

比喻人贪心不足,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。

罗洪宪诗:“人心不足蛇吞象,世事到头螳捕蝉。”(清 翟灏《通俗编 禽鱼》)

10
多行不义必自毙 [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 ]

坏事干多了,结果是自己找死。

“多行不义必自毙”,这是有史以来的天经地义。(郭沫若《武则天》第四幕)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