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鼓而攻

míng gǔ ér gōng
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。
鸣鼓而攻

鸣鼓而攻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míng gǔ ér gōng

  • 注音:

    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

  • 解释:

    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先进》:“季氏富于周公,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。子曰:‘非吾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’”

  • 例子:

    不惜鸣鼓而攻,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,简直是一种诬蔑!郭沫若《沸羹集·新文艺的使命》

  • 辨析:

    “攻”,不能写作“功”。

  • 用法:

   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。

  • 感情:

    鸣鼓而攻是褒义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兴师问罪

  • 英语:

    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

鸣鼓而攻成语接龙:

1
攻乎异端 [ gōng hū yì duān ]

乎:等同于介词“于”;异端:有别于正统思想的教义或主张。指钻研儒家以外的主张或指对异端的指摘。

南朝·梁·任昉《王文宪集序》:“约己不以廉物,弘量不以容非。攻乎异端,归之正义。”

2
端人正士 [ duān rén zhèng shì ]

指端庄正直的人。

盖亦替‘天朝’扫除端人正士,使更易于长驱而入者。鲁迅《书信集·指杨霁云》

3
士为知己者死 [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]

知己者:了解自己,信用自己的人。指甘愿为赏识自己、栽培自己的人献身。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42回:“岂不闻‘士为知己者死’?又岂不闻‘国士遇我,国士报之’?”

4
死不回头 [ sǐ bù huí tóu ]

指到死也不反悔,形容意志坚决。

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有死不回头的执拗;有准备应付一切变故的镇定……”

5
头一无二 [ tóu yī wú èr ]

唯一,只有一个。

6
二一添作五 [ èr yī tiān zuò wǔ ]

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,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。比喻双方平分。

我们一言为定,不管赚多赚少,二一添作五。

7
五世其昌 [ wǔ shì qí chāng ]

世:代;其:时间副词,交要。五世之后,子孙昌盛。旧时用于祝人新婚。

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萧瑟洋场》:“叫徐世昌。五世其昌的世昌。”

8
昌亭之客 [ chāng tíng zhī kè ]

下乡(属江苏省淮阴市)南昌亭长的食客。原指汉淮阴侯韩信。后以借指怀才未遇而暂寄人篱下者。

若使恩裁口腹,空留安邑之宾;惠阙始终,取恨昌亭之客。唐·王勃《为人与蜀城父老第二书》

9
客囊羞涩 [ kè náng xiū sè ]

囊:口袋;羞涩:难为情。指旅途中缺乏钱财。

10
涩于言论 [ sè yú yán lùn ]

形容说话迟钝。

相关成语:

1
鸣琴而治 [ míng qín ér zhì ]

指以礼乐教化人民,达到“政简刑清”的统治效果。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。

2
扪虱而谈 [ mén shī ér tán ]

扪:按。一面捺着虱子,一面谈着。形容谈吐偷窃,无所畏忌。

扪虱而谈,当时竟传为美事。(鲁迅《而已集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》)

3
迷而不反 [ mí ér bù fǎn ]

迷路后不知回来。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。

主客倒置,迷而不反,惑而不解。宋·陆九渊《与曾宅之书》

4
迷而不返 [ mí ér bù fǎn ]

迷路后不知回来。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。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程晓传》:“况奸回暴露,而复不罢,是衮阙不补,迷而不返也。”

5
迷而知反 [ mí ér zhī fǎn ]

迷路后知道回来。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。

6
迷而知返 [ mí ér zhī fǎn ]

迷路后知道回来。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。

7
慕名而来 [ mù míng ér lái ]

指仰慕名声而来。

我们不要慕名而来,败兴而归

8
秘而不露 [ mì ér bù lù ]

严守秘密,不肯吐露。

9
沐猴而冠 [ mù hóu ér guàn ]

沐猴:猕猴;冠:戴帽子。猕猴装扮成人样。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;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。

那些肥头胖脑的绅士,大肚皮的豪商,沐猴而冠的穿着西洋礼服,其实都是资本家的走狗。

10
敏而好学 [ mǐn ér hǎo xué ]

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