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动梁尘

shēng dòng liáng chén
形容歌声嘹亮动人。
声动梁尘

声动梁尘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shēng dòng liáng chén

  • 注音:

    ㄕㄥ ㄉㄨㄥˋ ㄌ一ㄤˊ ㄔㄣˊ

  • 解释:

    形容歌声嘹亮动人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汉·刘向《别录》:“汉兴,鲁人虞公善雅乐,发声尽动梁上尘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听了他那声动梁尘的歌声,我陶醉了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。

  • 感情:

    声动梁尘是中性词。

声动梁尘成语接龙:

1
尘垢秕糠 [ chén gòu bǐ kāng ]

尘:尘土;垢:污垢;秕:秕谷;糠:米皮。比喻琐碎而没有用的东西。

世未有尘垢秕糠而足以陶铸尧、舜者,则知以书籍图史教人,必不为教育之良法,而况圣人不死,有大盗不止之惧邪。(章炳麟《与吴君遂书》

2
糠秕在前 [ kāng bǐ zài qián ]

糠秕:谷皮和瘪谷,比喻无价值的东西。形容自己不如别人。

《晋书·孙绰传》:“凿齿曰:‘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。’”

3
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 [ qián bù bā cūn,hòu bù bā diàn ]

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。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。

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四部:“早晓得这样,我们就不慌动手,现在弄得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的……”

5
巴三揽四 [ bā sān lǎn sì ]

形容说话东拉西扯。

6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7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8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9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10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相关成语:

1
声气相通 [ shēng qì xiāng tōng ]

彼此串通,互通消息。

2
竖起脊梁 [ shù qǐ jǐ liáng ]

比喻振作精神。

汝旧呼狄三,今名道川,川即三耳;能竖起脊梁办个事,其道如川之增,若放倒,则依旧狄三也。(清 翟灏《通俗编 身体》引《指月录》)

3
声音笑貌 [ shēng yīn xiào mào ]

指人的言谈、表情等。

局中诸公,性情心术,声音笑貌,一一如绘。(清 平步清《霞外捃屑》卷四)

4
声如洪钟 [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]

洪:大。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,如同敲击大钟似的。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72回:“忆胥目如闪电,声如洪钟。”

5
山摇地动 [ shān yáo dì dòng ]

山和地都在动摇。形容声势或力量的巨大。

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1章:“帐外一呼百应地向远处传去,真是威风凛凛,杀气森森,说句话山摇地动。”

6
声闻过情 [ shēng wén guò qíng ]

名声超过实际。

清·钱谦益《答山阴徐伯调书》:“自顾鄙薄,声闻过情,蹶气震怖。”

7
声色狗马 [ shēng sè gǒu mǎ ]

声色:歌舞和女色;狗马:养狗和骑马。后来二语连用;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。

于是童贯朱勔辈复导以声色狗马宫室苑囿之乐。(鲁迅《唐宋传奇集 李师师外传》)

8
食指大动 [ shí zhǐ dà dòng ]

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,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。

食指大动的预兆不一定准

9
随声附和 [ suí shēng fù hè ]

自己没有主见;别人怎么说;就跟着怎么说。随:跟着;和:音贺。

鲁迅《呐喊 端午节》:“他两颊都鼓起来了,仿佛气恼这答案正和他的议论\'差不多\',近乎随声附和模样。”

10
声色犬马 [ shēng sè quǎn mǎ ]

声:歌舞;色:女色;犬:养狗;马:骑马。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。

孙犁《谈爱书》:“不用说声色犬马,就是打扑克、下象棋,我也不会。”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