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山扛鼎
bá shān gāng dǐng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。语出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。”又:“力拔山兮气盖世。”
拔山扛鼎读音
拔山扛鼎的词语解释
词语解释
拔山扛鼎[ bá shān gāng dǐng ]
⒈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。语出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。”又:“力拔山兮气盖世。”
引证解释
⒈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。
引语出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 长八尺餘,力能扛鼎。”
又:“力拔山兮气盖世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七八:“力则拔山扛鼎,倒拽九牛;诵则一日万言,五行俱下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一回:“拔山扛鼎之义士,再显神通;深谋诡计之奸徒,急偿夙债。”
清 吴雷发 《说诗菅蒯》十二:“雕冰鏤石,小才也;拔山扛鼎,大才也。”
国语辞典
拔山扛鼎[ bá shān gāng dǐng ]
⒈ 移动大山,举起巨鼎。形容力气强大。语本后以拔山扛鼎比喻勇猛过人。也作「拔山举鼎」、「扛鼎拔山」。
引《史记·卷七·项羽本纪》:「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……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,自为诗曰:『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』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五一回》:「拔山扛鼎之义士,再显神通;深谋诡计之好徒,急偿夙债。」
反举鼎绝膑
拔山扛鼎反义词:
- 1
-
举鼎绝膑 [ jǔ dǐng jué bìn ]
⒈ 双手举起鼎而折断膝盖骨。亦作:举鼎绝脰。
引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武王 有力,好戏。力士 任鄙、乌获、孟説 皆至大官。王与 孟説 举鼎,绝臏。”张守节 正义:“絶,断也。臏,脛骨也。”后以喻力小不胜重任。 清 钱谦益 《答山阴徐伯调书》:“乃欲上下驰骋,追扳古人於行墨之间,斯足下所云举鼎絶臏者乎?”林纾 《桐城派古文说》:“若 谭友夏 者,则千力万气,无所不学,而往往举鼎絶臏。”亦作“举鼎絶脰”。 梁启超 《中国国债史》:“今日我辈对於此国债问题当何如?将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负担,莫敢辞乎?举鼎絶脰之患,恐遂不免也。”解释:绝:折断;膑:胫骨。双手举鼎,折断胫骨。比喻能力小,不能负担重任。出处:《史记·秦本纪》:“王与孟说举鼎,绝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