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

yǐ zǐ zhī máo,gōng zǐ zhī dùn
子:对别人的称呼;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。比喻拿对方的观点、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。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
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yǐ zǐ zhī máo,gōng zǐ zhī dùn

  • 注音:

    一ˇ ㄗˇ ㄓ ㄇㄠˊ,ㄍㄨㄥ ㄗˇ ㄓ ㄉㄨㄣˋ

  • 解释:

    子:对别人的称呼;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。比喻拿对方的观点、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,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弗能应也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菲薄古书者,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,这是的确的。因为他洞知弊病,能“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”。(鲁迅《华盖集续编 古书与白话》)

  • 辨析:

    “矛”,不能写作“茅”。

  • 用法:

    复句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  • 感情:

    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是贬义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自相矛盾

  • 英语:

    refute somebody with his own way(turn somebody\'s battery against himself)
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成语接龙:

2
之乎者也 [ zhī hū zhě yě ]

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。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;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;也借指文言文。

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叫人半懂不懂的。

4
者也之乎 [ zhě yě zhī hū ]

者、也、之、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。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。含讽刺意。

见那诗云子曰、者也之乎的人,他就摇首闭目,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。明·刘璋《凤凰池》第一回

6
之乎者也 [ zhī hū zhě yě ]

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。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;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;也借指文言文。

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叫人半懂不懂的。

8
者也之乎 [ zhě yě zhī hū ]

者、也、之、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。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。含讽刺意。

见那诗云子曰、者也之乎的人,他就摇首闭目,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。明·刘璋《凤凰池》第一回

10
之乎者也 [ zhī hū zhě yě ]

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。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;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;也借指文言文。

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叫人半懂不懂的。

相关成语:

1
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 [ yǒu zé gǎi zhī,wú zé jiā miǎn ]

则:就;加:加以。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,如果有,就改正,如果没有,就用来勉励自己。

根据同学们所提的意见和批评,检查自己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

2
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 [ zhòng shǎng zhī xià,bì yǒu yǒng fū ]

指用重金悬赏,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。

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!雪公,你的条件开得不够吧?”

3
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 [ zhào zhī jí lái,huī zhī jí qù ]

召:召唤。挥:摆手。手一召就来,手一摆就去。形容非常听从指挥。

我们保证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,绝对服从指挥。

4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 [ shī zhī dōng yú,shōu zhī sāng yú ]

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处,也指日暮。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,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。

谷城之变,朕还是不肯治他的罪,仍望他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九章

5
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 [ shī zhī háo lí,chà yǐ qiān lǐ ]

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
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。目的一失,以后之种种遂不可设想矣。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无政府说》

6
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 [ shī zhī háo lí,chà zhī qiān lǐ ]

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
陶铸《崇高的理想》:“在开始的时候,就得有个盘算,才不致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。”

7
白刀子进,红刀子出 [ bái dāo zǐ jìn,hóng dāo zǐ chū ]

指要杀人见血、动手拼命。红刀子:带血的刀子。

鲁迅《谣言世家》:“连流氓也少有浙东似的‘白刀子进,红刀子出’的打架。”

8
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 [ chā ruò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 ]

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清·曾国藩《致刘孟容书》:“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。词气之缓急,韵味之厚薄,属文者一不慎,则规模立变。”

9
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 [ cáng zhī míng shān,chuán zhī qí rén ]

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
一个人做一部书,“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”,是封建时代的事,早已过去了。(鲁迅《准风月谈 序的解放》)

10
差以毫厘,失之千里 [ chā yǐ háo lí,shī zhī qiān lǐ ]

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测绘工作常是差以毫厘,失之千里,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,绝不能粗心大意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