筚路褴褛
bì lù lán lǚ筚路褴褛读音
筚路褴褛成语接龙:
- 2
-
褴褛筚路 [ lán lǚ bì lù ]
指穿着破衣,驾着柴车,开发山林,形容开创者的艰辛。
又被注者摘索无遗,不得不褴褛筚路,逃之无何有之乡。清·周亮工《与某书》
- 3
-
路不拾遗 [ lù bù shí yí ]
遗:失物。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
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,四方瞻仰,称为西方圣人。(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一回)
- 4
-
遗世忘累 [ yí shì wàng lèi ]
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。
- 5
-
累世通家 [ lěi shì tōng jiā ]
累:接连;通家:世交。世世代代互相交好。
- 6
-
家丑不可外扬 [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 ]
家里不光彩的事,不便向外宣扬。
家丑不可外扬,倘若传互外边,被人耻笑,事已至此,且再作区处。(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八)
- 7
-
扬厉铺张 [ yáng lì pù zhāng ]
夸大渲染。
- 8
-
张三吕四 [ zhāng sān lǚ sì ]
泛指某人或某些人。
- 9
-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- 10
-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相关成语:
- 1
-
筚路蓝缕 [ bì lù lán lǚ ]
筚路:柴车;蓝缕:破衣服。坐着柴车;穿着破衣服;去开辟山林。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。
筚路蓝缕,孙公既开其先;发扬光大,我公宜善其后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第九回《民国通俗演义》)
- 2
-
半路出家 [ bàn lù chū jiā ]
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
他不理会内行的嗤笑,写啊改啊,改啊写啊,终于写出了好作品,成了一个颇有希望的半路出家的作家。(公今度《长短录》)
- 3
-
必由之路 [ bì yóu zhī lù ]
必:一定;由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
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,正是西方必由之路,却有八百里火焰,四周围寸草不生。(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九回)
- 4
-
豺狼当路 [ chái láng dāng lù ]
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。
豺狼当路,非止一人;鲸鲵不枭,倏焉五载。南朝·陈·沈炯《为王僧辩等劝进梁元帝第三表》
- 5
-
此路不通 [ cǐ lù bù tōng ]
指这种方法或途径行不通。
叶圣陶《儿子的订婚》:“我国如果仿行起来,将会感到‘此路不通’吧。”
- 6
-
大路椎轮 [ dà lù zhuī lún ]
南朝梁萧统《〈文选〉序》:“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,大辂宁有椎轮之质。”大辂,古代华美的大车。椎轮,无辐条的原始车轮。谓大辂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成,比喻事物的进化,由简到繁,由粗至精。后人亦称始创者为大辂椎轮。
及国朝徐继畲、魏源氏译述《瀛环志略》、《海国图志》,乃始罗略东西洋欧美诸国,虽有疏阙,然大路椎轮之功,不可泯也。清·沈惟贤《〈万国演义〉序》
- 7
-
杜绝言路 [ dù jué yán lù ]
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
- 8
-
道路以目 [ dào lù yǐ mù ]
人们在路上相遇;只是相互看看;心里有怒怨;可什么话也不敢说。形容反动统治暴虐;社会上没有言论自由。
此后要防的是“道路以目”了,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。(鲁迅《伪自由书 止哭文学》)
- 9
-
方骖并路 [ fāng cān bìng lù ]
犹并驾齐驱。
及太和之辰,虽复崇尚文雅,方骖并路,多乖往辙。《周书·庚信传论》
- 10
-
逢山开路 [ féng shān kāi lù ]
形容不畏艰险,在前开道。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0回:“军旅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,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