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狸致鼠,以冰致绳

yǐ lí zhì shǔ,yǐ bīng zhì shéng
用猫招引老鼠,用冰作绳索。比喻事情不能成功。
以狸致鼠,以冰致绳

以狸致鼠,以冰致绳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yǐ lí zhì shǔ,yǐ bīng zhì shéng

  • 注音:

    一ˇ ㄌ一ˊ ㄓˋ ㄕㄨˇ,一ˇ ㄅ一ㄥ ㄓˋ ㄕㄥˊ

  • 解释:

    用猫招引老鼠,用冰作绳索。比喻事情不能成功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吕氏春秋 功名》:“以狸致鼠、以冰致绳,虽工不能。”

以狸致鼠,以冰致绳成语接龙:

1
绳一戒百 [ shéng yī jiè bǎi ]

绳:纠正;戒:警戒。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。

2
百万买宅,千万买邻 [ bǎ wàn mǎi zhái,qiān wàn mǎi lín ]

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。

百万买宅,千万买邻,人生孰若安居之乐?(宋 辛弃疾《新居上梁文》)

3
邻女窥墙 [ lín nǚ kuī qiáng ]

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,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,但宋玉从未动心。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。

4
墙上泥皮 [ qiáng shàng ní pí ]

比喻无用或低贱的附属物,也比喻妾。

元·无名氏《神奴儿》第一折:“媳妇儿是墙上泥皮。”

5
皮不存而毛焉附 [ 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 ]

存:存留;焉:哪里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

6
附上罔下 [ fù shàng wǎng xià ]

附:附和;上:君王,罔:欺骗;下:臣下。亲附君王,欺骗臣下。

7
下不为例 [ xià bù wéi lì ]

例:先例。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。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;以后不允许再做。

既然如此,只此一次,下不为例如何?(清 张春帆《宦海》第十八回)

8
例直禁简 [ lì zhí jìn jiǎn ]

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,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。

9
简丝数米 [ jiǎn sī shǔ mǐ ]

简择丝缕,查点米粒。比喻工作琐细。

10
米已成炊 [ mǐ yǐ chéng chuī ]

比喻事已做出,无可挽回。

事前没计划好,现在米已成炊,要亡羊补牢也来不及了。

相关成语:

1
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 [ shī zhī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 ]

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,而后变成弄臣。这一来,真是“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了!(闻一我《屈原问题》)

2
艳如桃李,冷若冰霜 [ yàn ruò táo lǐ,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]

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。

3
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 [ yī zé yǐ xǐ,yī zé yǐ jù ]

一方面高兴,一方面又害怕。

毛泽东《致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议会》:“他们在这一形势面前,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。”

4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 [ yǐ zǐ zhī máo,gōng zǐ zhī dùn ]

子:对别人的称呼;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。比喻拿对方的观点、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。

菲薄古书者,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,这是的确的。因为他洞知弊病,能“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”。(鲁迅《华盖集续编 古书与白话》)

5
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 [ shī zhī háo lí,chà yǐ qiān lǐ ]

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
失之毫厘,差以千里。目的一失,以后之种种遂不可设想矣。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无政府说》

6
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 [ chā ruò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 ]

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清·曾国藩《致刘孟容书》:“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。词气之缓急,韵味之厚薄,属文者一不慎,则规模立变。”

7
差以毫厘,失之千里 [ chā yǐ háo lí,shī zhī qiān lǐ ]

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测绘工作常是差以毫厘,失之千里,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,绝不能粗心大意。

8
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 [ chā zhī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 ]

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,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。

测绘工作常是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,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,绝不能粗心大意。

9
冬寒抱冰,夏热握火 [ dōng hán bào bīng,xià rè wò huǒ ]

形容刻苦自勉。

10
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 [ fāng yǐ lèi jù,wù yǐ qún fēn ]

方:方术,治道的方法;物:事物。原指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聚在一起,各种事物因种类不同而区分开。后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质分门别类。

聂绀弩《论通天教主》:“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,用王安石的说法,就是‘畜生出其门,此人之所以不至也!’”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