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甲丢盔

qì jiǎ diū kuī
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。
弃甲丢盔

弃甲丢盔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qì jiǎ diū kuī

  • 注音:

    ㄑ一ˋ ㄐ一ㄚˇ ㄉ一ㄡ ㄎㄨㄟ

  • 解释:

    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巴金《再论说真话》:“几个熟人摔倒在地上,我也弃甲丢盔自己缴了械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状语;指战败。

  • 感情:

    弃甲丢盔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丢盔弃甲

  • 反义:

    凯旋而归

  • 英语:

    drop one\'s arms and throw aside one\'s armour

弃甲丢盔成语接龙:

2
丢三忘四 [ diū sān wàng sì ]

见“丢三落四”。

她经常丢三忘四,打坏东西,青稞在锅里炒糊了,牛乳挤不干净,甚至割着草会把刀丢了。刘克《央金》

3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4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5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6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7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8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
9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
10
来世不可待 [ lái shì bù kě dài ]

对于未来的事,不可期望等待。

相关成语:

1
弃瑕录用 [ qì xiá lù yòng ]

原谅过去的过失,重新录用。

圣朝赦罪责功,弃瑕录用。(南朝梁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)

2
弃旧迎新 [ qì jiù yíng xīn ]

丢弃旧人,迎接新人。谓爱情不专一。
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43回:“那知珍哥弃旧迎新,绝无往日之意。”

3
弃文就武 [ qì wén jiù wǔ ]

放弃文业,改从武事。

小可兀自弃文就武,来此落草,制使又是有罪的人,虽经赦宥,难复前职。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十二回

4
弃之可惜 [ qì zhī kě xī ]

扔掉它未免可惜。

鲁迅《准风月谈·后记》:“因为这是一篇我们的‘改悔的革命家’的标本作品,弃之可惜,谨录全文。”

5
弃暗投明 [ qì àn tóu míng ]

弃:背弃;暗:黑暗;明:光明。抛弃反动的一面;投向光明的一面。形容断绝旧的一切;投向新的、有光明的前程。

弃暗投明是一切犯罪分子唯一光明的出路。

6
弃恶从善 [ qì è cóng shàn ]

丢弃邪恶行为去做好事。

我们决心弃恶从善

7
前功尽弃 [ qián gōng jìn qì ]

以前的功劳、成绩完全丢失;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。

皇上叫你去带兵,或是打土匪,或是打洋人,打赢了还好,打输了,岂非前功尽弃,自寻苦恼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九回)

8
如弃敝屣 [ rú qì bì xǐ ]

丢掉无用的东西,一点也不可惜。

叶圣陶《倪焕之》:“不料他丢弃教育事业,这样毫不留恋,竟是如弃敝屣。”

9
人弃我取 [ rén qì wǒ qǔ ]

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。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,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,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,仍然有好处。

茅盾《某镇》:“想到我们中国人最善于人弃我取,那么大概齿咬是更近于实际罢。”

10
缮甲治兵 [ shàn jiǎ zhì bīng ]

缮甲:修治铠甲。比喻作军事准备。亦作“缮甲厉兵”。

宋·苏轼《代张方平谏用兵书》:“即位以来,缮甲治兵,伺候邻国。”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