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诛墨伐

bǐ zhū mò fá
笔、墨:指文字。诛:谴责。伐:声讨。通过文字加以谴责,进行声讨。
笔诛墨伐

笔诛墨伐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bǐ zhū mò fá

  • 注音:

    ㄅ一ˇ ㄓㄨ ㄇㄛˋ ㄈㄚˊ

  • 解释:

    笔、墨:指文字。诛:谴责。伐:声讨。通过文字加以谴责,进行声讨。

  • 例子:

    我们通过笔诛墨伐,终于迫使他向大家道歉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对坏人坏事等。

  • 感情:

    笔诛墨伐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口诛笔伐

笔诛墨伐成语接龙:

1
伐冰之家 [ fá bīng zhī jiā ]

伐冰,凿取冰块。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,因以“伐冰之家”称达官贵族。

珍羞百品,同伐冰之家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

2
家丑不可外扬 [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 ]

家里不光彩的事,不便向外宣扬。

家丑不可外扬,倘若传互外边,被人耻笑,事已至此,且再作区处。(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八)

3
扬厉铺张 [ yáng lì pù zhāng ]

夸大渲染。

4
张三吕四 [ zhāng sān lǚ sì ]

泛指某人或某些人。

5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6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7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8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9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10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
相关成语:

1
笔扫千军 [ bǐ sǎo qiān jūn ]

扫:清除,消灭。形容笔力雄健,雄奇奔放,无所匹敌。

这些年他的作品虽然数量不多,但篇篇都是笔扫千军的力作。

2
笔大如椽 [ bǐ dà rú chuán ]

椽:房椽;放在檀上架屋顶的木杆。笔大得好像椽子。多形容大毛笔。

词清若玉,笔大如椽。(清 陶曾佑《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》)

3
笔伐口诛 [ bǐ fá kǒu zhū ]

伐:声讨,攻打;诛:痛斥,责罚。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。

而吾辈不畏强御,不避斧钺,笔伐口诛,大声疾呼。清·忧患余生《官场现形记序》

4
笔走龙蛇 [ bǐ zǒu lóng shé ]

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。

秀才肖王宾胸藏锦绣,笔走龙蛇。(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)

5
笔墨纸砚 [ bǐ mò zhǐ yàn ]

指书写工具。

周作人《关于纸》:“虽然我是用毛笔写字的,照例应该有笔墨纸砚。”

6
秉笔直书 [ bǐng bǐ zhí shū ]

秉:握。书写史实不隐讳。

我是秉笔直书,悬之国门,不能增损一字。(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十五回)

7
不教而诛 [ bù jiào ér zhū ]

诛:杀或惩罚。事先不加教育;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。

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,宽之以期限,动之以厉害,不忍不教而诛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回)

8
操斧伐柯 [ cāo fǔ fá kē ]

执斧砍伐斧柄。比喻可就近取法。

至于操斧伐柯,虽取则不远,若夫随手之变,良难以辞逮。晋·陆机《文赋》

9
粗通文墨 [ cū tōng wén mò ]

粗:略微;通:通晓。文墨:指写文章。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。

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17回:“他小名楚楚,也是个粗通文墨的女子。”

10
才墨之薮 [ cái mò zhī sǒu ]

指文人聚集的地方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