漠然置之

mò rán zhì zhī
漠然:冷淡的样子;置:放;搁置。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;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;不关心;不理不睬。
漠然置之

漠然置之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mò rán zhì zhī

  • 注音:

    ㄇㄛˋ ㄖㄢˊ ㄓˋ ㄓ

  • 解释:

    漠然:冷淡的样子;置:放;搁置。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;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;不关心;不理不睬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宋 高斯得《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》:“今被灾之地既广,旧由比固当悉援,然亦安可漠然视之,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?”

  • 例子:

    彼而漠然置之,犹可言也;我而漠然置之,不可言也。(清 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)

  • 辨析:

    “漠”,不能写作“莫”。

  • 用法:

   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  • 感情:

    漠然置之是贬义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不屑一顾、置之不理、漠不关心

  • 反义:

    体贴入微

  • 英语:

    look on with unconcern

漠然置之成语接龙:

1
之乎者也 [ zhī hū zhě yě ]

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。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;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;也借指文言文。

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叫人半懂不懂的。

3
者也之乎 [ zhě yě zhī hū ]

者、也、之、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。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。含讽刺意。

见那诗云子曰、者也之乎的人,他就摇首闭目,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。明·刘璋《凤凰池》第一回

5
之乎者也 [ zhī hū zhě yě ]

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。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;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;也借指文言文。

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叫人半懂不懂的。

7
者也之乎 [ zhě yě zhī hū ]

者、也、之、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。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。含讽刺意。

见那诗云子曰、者也之乎的人,他就摇首闭目,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。明·刘璋《凤凰池》第一回

9
之乎者也 [ zhī hū zhě yě ]

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。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;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;也借指文言文。

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叫人半懂不懂的。

相关成语:

1
米粒之珠 [ mǐ lì zhī zhū ]

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。

2
莫逆之交 [ mò nì zhī jiāo ]

逆:违背;抵触;交:交情;友谊。情意投合;极其要好的朋友。

少与崔浩为莫逆之交。(《北史 眭夸传》)

3
靡靡之音 [ mí mí zhī yīn ]

靡靡:颓废萎靡。使人萎靡、颓唐的声音。形容颓废、萎靡或淫荡的音乐。

从此以后,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,结果都是“靡靡之音”。(闻一多《时代的歌手》)

4
默而识之 [ mò ér shí zhī ]

默:不语,不说话。识:记。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。

5
靡然成风 [ mí rán chéng fēng ]

同“靡然向风”。

当是时,李献吉以学杜雄压海内,窜窃剽贼,靡然成风。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七

6
茫然若失 [ máng rán ruò shī ]

茫然:失意的样子;若失:好像失去了什么东西。形容精神不集中;若有所失的样子。

他被这个消息弄得茫然若失,焦虑不安。沈西蒙《南征北战》第二章

7
弥留之际 [ mí liú zhī jì ]

弥留:本指久病不愈;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;际:时候。病危将死的时候。

王爷爷想念他的儿子,在弥留之际还念着儿子的名字。

8
门户之见 [ mén hù zhī jiàn ]

门户:派别;见:成见。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。

一迁就不得,则再迁就三迁就之。此则先生门户之见也。(清 恽敬《明儒学案条辩序》)

9
毛骨悚然 [ máo gǔ sǒng rán ]

毛:头发和汗毛;骨:指脊背;悚然:害怕的样子。毛发竖起;脊骨透寒。形容非常恐惧惊骇。

黑夜一个人走在荒凉的原野上,忽而传来什么动物的叫声,令人毛骨悚然。

10
漠不关心 [ mò bù guān xīn ]

漠:冷淡;冷漠。对人对事感情冷漠;淡然处之;不放在心上。

好比看古代或是异国的故事,漠不关心。(叶圣陶《英文教授》)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