忧形于色

yōu xíng yú sè
形:表现。色:面色表情。忧愁的神色从脸上表现出来。
忧形于色

忧形于色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yōu xíng yú sè

  • 注音:

    一ㄡ ㄒ一ㄥˊ ㄩˊ ㄙㄜˋ

  • 解释:

    形:表现。色:面色表情。忧愁的神色从脸上表现出来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旧唐书·五行志》:“四年六月,天下旱,蝗食田,祷祈无效,上忧形于色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每谈及世变,辄忧形于色,卒抑郁以终。《清史稿·宋维峻传》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。

  • 感情:

    忧形于色是中性词。

  • 反义:

    喜形于色

忧形于色成语接龙:

1
色中饿鬼 [ sè zhōng è guǐ ]

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

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一卷第二回:“怎奈这个皇上是个色中饿鬼。”

2
鬼使神差 [ guǐ shǐ shén chāi ]

鬼神暗中支配着。比喻行动不由自主;事出意外。

正是呢,这是一高兴起灶,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。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九回)

3
差三错四 [ chā sān cuò sì ]

颠倒错乱。

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,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。(《元曲选 合同文字》)

4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5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6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7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8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9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
10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
相关成语:

1
于家为国 [ yú jiā wéi guó ]

为国家为人民。

明·无名氏《四马投唐》第二折:“据元帅济世才施宽厚,于家为国,端的是分破圣人忧。”

2
于安思危 [ yú ān sī wēi ]

于:处于;思:想。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,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。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。

3
于呼哀哉 [ yú hū āi zāi ]

于呼:感叹词。哉:语气词。原意感叹或悲哀。又用于祭文,表示对死者的哀悼。

4
于今为烈 [ yú jīn wéi liè ]

某件事过去已经有过,现在更加厉害。

“古已有之”,“于今为烈”,我近来很有些怕敢看他了。(鲁迅《华盖集续编的续编·厦门通信二》)

5
于心无愧 [ yú xīn wú kuì ]

愧:惭愧,羞愧。从心里感到没有什么可愧疚的。指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而心境坦然。亦作“于心不愧”。

这叫做知恩报恩,虽告知天地鬼神,亦于心无愧。明·明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六回

6
寓情于景 [ yù qíng yú jǐng ]

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。

7
寓兵于农 [ yù bīng yú nóng ]

寓:寄寓,包含。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,平时务农,战时参战。或指军队屯垦。

8
怨天忧人 [ yuàn tiān yōu rén ]

怨:怨恨;天:命运;忧:责怪。怨恨天命,责怪别人。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,埋怨别人。

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,不要怨天忧人

9
正色敢言 [ zhèng sè gǎn yán ]

态度严肃,敢于直言。

10
正色危言 [ zhèng sè wēi yán ]

态度严肃,语言正直,能使人望而生畏。同“正色直言”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