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典忘祖

shǔ diǎn wàng zǔ
数:数说;典:史册。数说着典籍;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。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、根由。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。
数典忘祖

数典忘祖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shǔ diǎn wàng zǔ

  • 注音:

    ㄕㄨˇ ㄉ一ㄢˇ ㄨㄤˋ ㄗㄨˇ

  • 解释:

    数:数说;典:史册。数说着典籍;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。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、根由。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左传 昭公十五年》:“籍父其无后乎!数典而忘其祖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我们要重视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,免得出现数典忘祖的笑话。

  • 辨析:

    “典”,不能写作“点”。

  • 用法:

   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人。

  • 谜语:

    算经遗记冲之率

  • 感情:

    数典忘祖是贬义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崇洋媚外

  • 反义:

    饮水思源

  • 英语:

    forget one\'s own origins

  • 俄语:

    забывáть о предках

数典忘祖成语接龙:

1
祖传秘方 [ zǔ chuán mì fāng ]

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。
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39章:“说不定老人家还会拿出什么祖传秘方,把女儿侯玉英的那条跛腿治成好腿哩!”

2
方丈盈前 [ fāng zhàng yíng qián ]

方丈:一丈见方;盈:满。吃饭时食物摆满一丈见方的地方。形容饮食奢华。

3
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 [ qián bù bā cūn,hòu bù bā diàn ]

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。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。

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四部:“早晓得这样,我们就不慌动手,现在弄得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的……”

5
巴三揽四 [ bā sān lǎn sì ]

形容说话东拉西扯。

6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7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8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9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10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相关成语:

1
数见不鲜 [ shuò jiàn bù xiān ]

数:屡次;鲜:新杀的禽兽,引伸为新鲜。本指对于常来之客,就不宰杀禽兽招待。后指常常见到,并不新奇。

这种谣言,在各处所发生的真数见不鲜了。(鲁迅《集外集拾遗 启事》)

2
舍生忘死 [ shě shēng wàng sǐ ]

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。舍:舍弃。

革命先烈,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,英勇斗争,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
3
数不胜数 [ shǔ bù shèng shǔ ]

数:计算;胜:尽。数都数不过来。形容数量极多;很难计算。

《论学习共产主义》:“我们决不能像旧学校那样,用数不胜数的,九分无用一分曲了的知识来充塞青年的头脑。”

4
数一数二 [ shǔ yī shǔ èr ]

不数第一;也数第二。形容突出。

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。

5
贪利忘义 [ tān lì wàng yì ]

贪求财利,忘却道义。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53回:“邴醒元真贪利忘义小人,反置之左右。”

6
贪蛇忘尾 [ tān shé wàng wěi ]

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。

7
太上忘情 [ tài shàng wàng qíng ]

太上:指圣人。圣人不为情感所动。

司马春衫,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。(清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)

8
天文数字 [ tiān wén shù zì ]

表示极大的数字。

张平《抉择》:“建房标准与其收入状况的严重不符,以及超占住房的干部人数之多,几近于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天文数字!”

9
忘年之好 [ wàng nián zhī hǎo ]

忘记年龄的交友。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。

10
忘年之契 [ wàng nián zhī qì ]

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。同“忘年之好”。

予在京师,辱忘年之契,论诗文一字不轻放过。清 王士禛《池北偶谈 谈艺三 李侍郎》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