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米量柴

shǔ mǐ ér chái
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。也形容生活困窘。
数米量柴

数米量柴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shǔ mǐ ér chái

  • 注音:

    ㄕㄨˇ ㄇ一ˇ ㄦˊ ㄔㄞˊ

  • 解释:

    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。也形容生活困窘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五:“积财聚谷,日不暇给,真个是数米而炊,称柴而爨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只因这一番,有分教;风尘恶俗之中,亦藏俊彦;数米量柴之外,别有经纶。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五回)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指生活贫困。

  • 感情:

    数米量柴是贬义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数米而炊

数米量柴成语接龙:

1
柴天改物 [ chái tiān gǎi wù ]

指改朝换代。改物,改变前朝的文物制度。

伏愿陛下扫地升中,柴天改物。《梁书·元帝纪》

2
物不平则鸣 [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]

平:公平;鸣:发出声音。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,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。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怨不得芳官,自古道‘物不平则鸣’。”

3
鸣于乔木 [ míng yú qiáo mù ]

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后以“鸣于乔木”比喻仕进达于高位。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鸣于乔木,乃金声而玉振之。”

4
木人石心 [ mù rén shí xīn ]

形容意志坚定,任何诱惑都不动心。

张生乃木人石心也。使有情者见之,罪不容诛。(宋 秦醇《谭意歌传》)

5
心上心下 [ xīn shàng xīn xià ]

形容心神不安。

6
下不为例 [ xià bù wéi lì ]

例:先例。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。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;以后不允许再做。

既然如此,只此一次,下不为例如何?(清 张春帆《宦海》第十八回)

7
例直禁简 [ lì zhí jìn jiǎn ]

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,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。

8
简丝数米 [ jiǎn sī shǔ mǐ ]

简择丝缕,查点米粒。比喻工作琐细。

9
米已成炊 [ mǐ yǐ chéng chuī ]

比喻事已做出,无可挽回。

事前没计划好,现在米已成炊,要亡羊补牢也来不及了。

10
炊沙作糜 [ chuī shā zuò mí ]

同“炊沙作饭”。

相关成语:

1
数米而炊 [ shǔ mǐ ér chuī ]

炊:烧火做饭。数着米粒做饭。比喻计较小利。也形容生活困难。

积财聚谷,日不暇给,真个是数米而炊,称柴而爨。(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五)

2
数往知来 [ shǔ wǎng zhī lái ]

数:计算;往:过去;来:未来。明了过去,可以推知未来。

明·陆容《菽园杂记》第一卷:“朝廷访求通晓历数,数往知来,诚无不验者,必封侯。”

3
数九寒天 [ shǔ jiǔ hán tiān ]

数九:从冬至起,每九天为一“九”,三九、四九最寒冷。最寒冷的那些日子。

张东林《古城春色》第一部:“数九寒天,这山沟里却热得人连气也喘不过去。”

4
数典忘祖 [ shǔ diǎn wàng zǔ ]

数:数说;典:史册。数说着典籍;却忘记了自己祖宗的事。后用以比喻忘了事物的原本、根由。现在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。

我们要重视中国历史知识的学习,免得出现数典忘祖的笑话。

5
数见不鲜 [ shuò jiàn bù xiān ]

数:屡次;鲜:新杀的禽兽,引伸为新鲜。本指对于常来之客,就不宰杀禽兽招待。后指常常见到,并不新奇。

这种谣言,在各处所发生的真数见不鲜了。(鲁迅《集外集拾遗 启事》)

6
数不胜数 [ shǔ bù shèng shǔ ]

数:计算;胜:尽。数都数不过来。形容数量极多;很难计算。

《论学习共产主义》:“我们决不能像旧学校那样,用数不胜数的,九分无用一分曲了的知识来充塞青年的头脑。”

7
数一数二 [ shǔ yī shǔ èr ]

不数第一;也数第二。形容突出。

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。

8
太仓稊米 [ tài cāng tí mǐ ]

太仓: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。比喻非常渺小。

唐·白居易《和<思归乐>》:“人生百岁内,天地暂寓形;太仓一稊米,大海一浮萍。”

9
天文数字 [ tiān wén shù zì ]

表示极大的数字。

张平《抉择》:“建房标准与其收入状况的严重不符,以及超占住房的干部人数之多,几近于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天文数字!”

10
无米之炊 [ wú mǐ zhī chuī ]

炊:做饭。没有米就做不出饭来。比喻办事缺乏最必要的条件。

无米之炊,是人力所做不到的。(鲁迅《两地书》八三)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