惊魂动魄

jīng hún dòng pò
形容十分恐惧。
惊魂动魄

惊魂动魄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jīng hún dòng pò

  • 注音:

    ㄐ一ㄥ ㄏㄨㄣˊ ㄉㄨㄥˋ ㄆㄛˋ

  • 解释:

    形容十分恐惧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清 陈确《示儿帖》:“《易》曰:‘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……罪大而不可解。’每读《易》至此,未尝不惊魂动魄,心胆堕地也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72回:“众妖妇久知冷于冰名姓,听了这三个字,无不惊魂动魄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指恐惧。

  • 感情:

    惊魂动魄是贬义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惊心动魄

惊魂动魄成语接龙:

1
魄散魂消 [ pò sàn hún xiāo ]

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
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25回:“管贤士一见杜伏威走到,惊得魄散魂消,正待往窗外逃生,被杜伏威拦腰一斧砍倒。”

2
消声匿影 [ xiāo shēng nì yǐng ]

不公开讲话,不出头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,不再出现。

不转瞬间,消声匿影,至今日而昔年之全盛,渺不可复睹矣。梁启超《欧洲地理大势论》

3
影不离灯 [ yǐng bù lí dēng ]

影子离不开灯光。没有灯光就看不到影子。比喻两者联系紧密。

4
灯台不自照 [ dēng tái bù zì zhào ]

照:光线射到。比喻人难明自己的短处。

5
照人肝胆 [ zhào rén gān dǎn ]

比喻以赤诚相见。

无数的血汗,凝成了照人肝胆的星辰。郭小川《中国的秋天》诗

6
胆丧魂惊 [ dǎn sàng hún jīng ]

同“胆裂魂飞”。

7
惊世绝俗 [ jīng shì jué sú ]

谓卓绝特异,使世人震动。

他在这次研讨会上发表了惊世绝俗的观点

8
俗下文字 [ sú xià wén zì ]

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。

明·徐渭《<胡公文集>序》:“至于应事作俗下文字,下笔令人惭,小惭者人以为小好,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。”

9
字夹风霜 [ zì jiā fēng shuāng ]

夹:夹杂、搀杂。字句里夹杂着风霜。比喻文章森严而有力。

10
霜凋夏绿 [ shuāng diāo xià lǜ ]

犹言冬去春来。谓时光的流逝。

相关成语:

1
惊喜交集 [ jīng xǐ jiāo jí ]

交集:不同感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。又吃惊;又高兴。

正在这里,夫妻不期而遇,惊喜交集。程思远《李宗仁先生晚年》第五章

2
惊惶失色 [ jīng huáng shī sè ]

惊慌之极而面目变色。

宗璞《南渡记》第一章:“这时的炮声虽还在远处,却响得足以使妇女惊惶失色。”

3
惊鸿艳影 [ jīng hóng yàn yǐng ]

惊鸿:轻捷飞起的鸿雁。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。多就远望而言。

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,素妆淡服,丰神绝世,惊鸿艳影,湖水皆香。(清 王韬《鹃红女史》)

4
惊蛇入草 [ jīng shé rù cǎo ]

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。

作一戈如百钧弩,作一点如高峰堕石,作一牵如百岁枯藤,作一放纵,如惊蛇入草。(明 李贽《初潭集 师友四》)

5
鸡犬不惊 [ jī quǎn bù jīng ]

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。形容行军纪律严明;也指相安无事。

文王与子牙放炮起兵。一路上父老相迎,鸡犬不惊。(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八回)

6
惊惶失措 [ jīng huáng shī cuò ]

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。惊慌惶恐;举止失去常态。

遇到危险情况,应该沉着冷静,不要惊惶失措。

7
矫若惊龙 [ jiǎo ruò jīng lóng ]

矫:强劲。强劲得像惊龙一样。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;或舞姿婀娜。

人们夸他的书法笔势矫若惊龙。

8
惊世骇俗 [ jīng shì hài sú ]

世、俗:指一般人。使一般人感到惊骇。

这超越自我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度,这是大自然有意作出的惊世骇俗之举吗?(薛尔康《北国秋叶》)

9
惊弓之鸟 [ jīng gōng zhī niǎo ]

被弓箭吓怕了的鸟。比喻受过惊吓的人;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。也作“伤弓之鸟”。

那些工头们,个个如惊弓之鸟,巴不得赶快飞出车间。

10
借尸还魂 [ jiè shī huán hún ]

迷信传说;人死以后灵魂可以借别人的尸体复活。比喻已经没落或死亡的事物又以另一种形式或名义出现。

可是地主就在那边,工作团刚刚走,斗争刚刚过后,人家就来报仇,也能够借尸还魂哩!(孙犁《诉苦翻心》)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