皈依三宝

guī yī sān bǎo
皈依:归顺,依附;三宝:指佛、法、僧。指信奉佛教,遵守戒律。
皈依三宝

皈依三宝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guī yī sān bǎo

  • 注音:

    ㄍㄨㄟ 一 ㄙㄢ ㄅㄠˇ

  • 解释:

    皈依:归顺,依附;三宝:指佛、法、僧。指信奉佛教,遵守戒律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9卷:“今吾事已毕,少不得皈依三宝,以了终身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清·李渔《无声戏》第一回:“我当初做女儿的时节,一心要皈依三宝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信佛。

  • 感情:

    皈依三宝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皈依佛法、皈依佛门

  • 英语:

    be converted to Buddhism

皈依三宝成语接龙:

1
宝刀不老 [ bǎo dāo bù lǎo ]

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,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。

孙犁《文事琐谈》:“我从来不相信,朋友们对我说的,什么‘宝刀不老’呀,‘不减当年’呀,一类的话。”

2
老不晓事 [ lǎo bù xiǎo shì ]

年老而不明白事理。

唐·骆宾王《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启》:“虽少好读书,无谢高凤而老不晓事,有类扬雄。”

3
事不关己 [ shì bù guān jǐ ]

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。

毛泽东《反对自由主义》:“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;明知不对,少说为佳;明哲保身,但求无过。”

4
己之所不安,勿施于人 [ jǐ zhī suǒ bù ān,wù shī yú rén ]

施:加,给予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给别人。

5
人一己百 [ rén yī jǐ bǎi ]

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,自己做一百次,学一百次。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。

我们在学习上要有人一己百的精神

6
百万买宅,千万买邻 [ bǎ wàn mǎi zhái,qiān wàn mǎi lín ]

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。

百万买宅,千万买邻,人生孰若安居之乐?(宋 辛弃疾《新居上梁文》)

7
邻女窥墙 [ lín nǚ kuī qiáng ]

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,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,但宋玉从未动心。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。

8
墙上泥皮 [ qiáng shàng ní pí ]

比喻无用或低贱的附属物,也比喻妾。

元·无名氏《神奴儿》第一折:“媳妇儿是墙上泥皮。”

9
皮不存而毛焉附 [ 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 ]

存:存留;焉:哪里;附:附着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

10
附上罔下 [ fù shàng wǎng xià ]

附:附和;上:君王,罔:欺骗;下:臣下。亲附君王,欺骗臣下。

相关成语:

1
隔三差五 [ gé sān chà wǔ ]

比喻时常发生

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君子之交》:“于是,隔三差五,便有新作。”

2
横三竖四 [ héng sān shù sì ]

犹言横七竖八。

杜鹏程《延安人》:“十二名伤员,横三竖四地躺在山头上。”

3
横三顺四 [ héng sān shùn sì ]

见“横三竖四”。

4
河清三日 [ hé qīng sān rì ]

《易纬干凿度》卷下:“天之将降嘉瑞应,河水清三日。”后因以“河清三日”为升平祥瑞的预兆。

逾年辛酉,钦天监奏日月合壁,五星连珠……豫河监督奏河清三日。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四十七回

5
怀宝迷邦 [ huái bǎo mí bāng ]

怀宝:具有才德;迷邦:让国家迷乱。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。

老汉常听得秀才每说道:“幼而学,壮而行,怀宝迷邦,谓之不仁。”(《琵琶记》第四出)

6
河东三箧 [ hé dōng sān qiè ]

指亡失的书籍。

及梓成,果大行于时,宝爱之者,比于吉光片羽,莫不思复得河东三箧,以睹其全焉。清 宋荦《〈唐百家诗选〉序一》

7
红日三竿 [ hóng rì sān gān ]

指日高三竿;天已大亮;时候不早了;也作“日上三竿”。

我笑你个殢酒色的东坡,直睡到红日三竿,恁时节懂。(元 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三折)

8
葫芦依样 [ hú lú yī yàng ]

依样画葫芦。比喻只是模仿,缺乏创造。

才既不天,而仅葫芦依样的我们,那就不能不有多少学理上的准备。郭沫若《文艺论集·批评与梦》

9
华封三祝 [ huá fēng sān zhù ]

华:古地名。封:疆界,范围。华封:华州这个地方。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。

明·汪廷讷《种玉记·赠玉》:“怎能勾华封三祝,继美千秋。”

10
喙长三尺 [ huì cháng sān chǐ ]

喙:嘴。嘴长三尺。形容人善于辨说。

明·陈继儒《珍珠船》第三卷:“太牢牛僧孺,少牢杨虞卿,喙长三尺。”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