销魂荡魄

xiāo hún dàng pò
见“销魂夺魄”。
销魂荡魄

销魂荡魄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xiāo hún dàng pò

  • 注音:

    ㄒ一ㄠ ㄏㄨㄣˊ ㄉㄤˋ ㄆㄛˋ

  • 解释:

    见“销魂夺魄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15回:“这都是风俗奢靡,处处使人销魂荡魄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神态失常。

  • 感情:

    销魂荡魄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失魂落魄、销魂夺魄

  • 英语:

    fascinating

销魂荡魄成语接龙:

1
魄散魂消 [ pò sàn hún xiāo ]

同“魂飞魄散”。

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25回:“管贤士一见杜伏威走到,惊得魄散魂消,正待往窗外逃生,被杜伏威拦腰一斧砍倒。”

2
消声匿影 [ xiāo shēng nì yǐng ]

不公开讲话,不出头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,不再出现。

不转瞬间,消声匿影,至今日而昔年之全盛,渺不可复睹矣。梁启超《欧洲地理大势论》

3
影不离灯 [ yǐng bù lí dēng ]

影子离不开灯光。没有灯光就看不到影子。比喻两者联系紧密。

4
灯台不自照 [ dēng tái bù zì zhào ]

照:光线射到。比喻人难明自己的短处。

5
照人肝胆 [ zhào rén gān dǎn ]

比喻以赤诚相见。

无数的血汗,凝成了照人肝胆的星辰。郭小川《中国的秋天》诗

6
胆丧魂惊 [ dǎn sàng hún jīng ]

同“胆裂魂飞”。

7
惊世绝俗 [ jīng shì jué sú ]

谓卓绝特异,使世人震动。

他在这次研讨会上发表了惊世绝俗的观点

8
俗下文字 [ sú xià wén zì ]

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。

明·徐渭《<胡公文集>序》:“至于应事作俗下文字,下笔令人惭,小惭者人以为小好,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。”

9
字夹风霜 [ zì jiā fēng shuāng ]

夹:夹杂、搀杂。字句里夹杂着风霜。比喻文章森严而有力。

10
霜凋夏绿 [ shuāng diāo xià lǜ ]

犹言冬去春来。谓时光的流逝。

相关成语:

1
销声匿迹 [ xiāo shēng nì jì ]

不出声;不露面。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。销:消失。

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,如何肯销声匿迹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八回)

2
扬幡招魂 [ yáng fān zhāo hún ]

挂幡招回死者的灵魂(迷信)。比喻想使已经被清除的的坏人再恢复活动。

日本又在为军国主义扬幡招魂

3
阴魂不散 [ yīn hún bù sàn ]

比喻坏人、坏事虽已清除,但不良的影响还在起作用。

林斤澜《禁》:“看看封建王朝去后,封建的东西不但阴魂不散,反倒有变本加厉的时候,这本书更加难得了。”

4
一笔勾销 [ yī bǐ gōu xiāo ]

勾销:取消;抹掉。用笔在书面材料上勾画一下;表示事情已经了结或取消。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;一概不计较。

如有班部监司,不才官吏,一笔勾销,永不叙用。(元 无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二折)

5
魂飞天外,魄散九霄 [ hún fēi tiān wài,pò sàn jiǔ xiāo ]

魂:灵魂;魄: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。形容惊恐到了极点或受到了极大诱惑而不能自持

6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[ nán zhēng běi zhàn,dōng dàng xī shā ]

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

7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[ zhòng kǒu shuò jīn,jī huǐ xiāo gǔ ]

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

唐弢《硝忆》:“中国有句成语,叫做‘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’,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,也可以将真理埋没。”

8
迷魂阵 [ mí hún zhèn ]

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、计谋。
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关前各设‘迷魂阵’一座,极其利害。”

9
迷魂汤 [ mí hún tāng ]

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。

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17章:“‘你甭给我灌迷魂汤哩!’梁三老汉严肃地警觉着自己不被软化。”

10
冰销雾散 [ bīng xiāo wù sàn ]

比喻事物消失瓦解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