沧海遗珠

cāng hǎi yí zhū
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。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。
沧海遗珠

沧海遗珠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cāng hǎi yí zhū

  • 注音:

    ㄘㄤ ㄏㄞˇ 一ˊ ㄓㄨ

  • 解释:

   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。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新唐书 狄仁杰传》:“异其才,谢曰:‘仲尼称观过知仁,君可谓沧海遗珠矣。’”

  • 例子:

    冯自由《兴中会时期之革命同志》:“虽其间不免有沧海遗珠之诮,然大体相差不远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被埋没的人才。

  • 感情:

    沧海遗珠是中性词。

  • 英语:

    a pearl dropped in the ocean--an unnoticed talent

沧海遗珠成语接龙:

1
珠光宝气 [ zhū guāng bǎo qì ]

形容衣服、饰物华丽、光采四射。珠、宝:指首饰;光、气:指闪耀的光采。

鲁迅《准风月谈 难得糊涂》:“这光芒要是只在字和词,那大概像古墓里的贵妇人似的,满身都是珠光宝气了。”

2
气义相投 [ qì yì xiāng tóu ]

谓志趣、情谊互相投合。

3
投之豺虎 [ tóu zhī chái hǔ ]

投:扔。指将坏人投饲豺虎。表示深恶痛绝

4
虎不食儿 [ hǔ bù shí ér ]

老虎凶猛残忍,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。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,都有骨肉之情。

大家都知道虎不食儿,你却忍心伤害自己的亲生儿子

5
儿大不由娘 [ ér dà bù yóu niáng ]

由:听从,顺从。儿女长大成人,由不得父母做主。

儿大不由娘,我也没办法了

7
由中之言 [ yóu zhōng zhī yán ]

出自内心的话。指说话诚恳。

8
言三语四 [ yán sān yǔ sì ]

形容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。
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1回:“便惹得那些轻薄男人,言三语四的,岂不从此多事?”

9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10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相关成语:

1
策无遗算 [ cè wú yí suàn ]

策:计谋,策划;算:计划,筹谋。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,没有遗漏失算之处。

他的计划顺利实现真是策无遗算

2
春深似海 [ chūn shēn sì hǎi ]

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。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。

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,可算挂定了!不然,这春深似海的屋子,也就难免欲深似海。(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回)

3
沧海横流 [ cāng hǎi héng liú ]

沧海:大海;横流:水溢出河道四处奔流。海水泛滥;四处奔流。比喻政治混乱;社会动荡不安;也作“横流沧海”。

沧海横流,方显出英雄本色。(郭沫若《满江红》词)

4
曾经沧海 [ céng jīng cāng hǎi ]

曾经:以前经历过;沧海:大海。曾经见过大海。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;眼界很高。

老兄是曾经沧海,车皮底下也呆过三天三夜,这一点挤,而且不过两个钟头,不算什么,算不了什么。(茅盾《一个够程度的人》)

5
沧海一粟 [ cāng hǎi yī sù ]

沧海:大海;粟:谷子。大海中的一粒谷子。比喻非常渺小;微不足道。也作“大海一粟”。

我本人只是沧海一粟,渺小得很。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,是中国共产党,是中华人民共和国!(钱学森《在授奖仪式上的讲话》)

6
沧海桑田 [ cāng hǎi sāng tián ]

沧海:大海;桑田:种桑树的地;泛指农田。大海变成农田;农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也作“桑田沧海”;又简称“沧桑”。

化石是沧海桑田的见证。

7
荡海拔山 [ dàng hǎi bá shān ]

摇动大海,拔起高山。形容人的力气非常大。

8
道不掇遗 [ dào bù duō yí ]

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
9
道不举遗 [ dào bù jǔ yí ]

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
至上元间,国人推女子为王,号悉莫,威令整肃,道不举遗。明·罗曰褧《咸宾录·南夷志一·爪哇》

10
地负海涵 [ dì fù hǎi hán ]

谓大地负载万物,海洋容纳百川。形容包罗万象,含蕴丰富。语本唐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其富若生蓄,万物必具,海含地负,放恣横从,无所统纪。”语本唐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其富若生蓄,万物必具,海含地负,放恣横从,无所统纪。”

先生之学,可谓地负海涵,渊渟岳峙矣。清·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朱笥河先生》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