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耳忘家

guó ěr wàng jiā
见“国而忘家”。
国耳忘家

国耳忘家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guó ěr wàng jiā

  • 注音:

    ㄍㄨㄛˊ ㄦˇ ㄨㄤˋ ㄐ一ㄚ

  • 解释:

    见“国而忘家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汉·贾谊《陈政事疏》:“故化成俗定,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生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爱国。

  • 感情:

    国耳忘家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

国耳忘家成语接龙:

1
家丑不可外扬 [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 ]

家里不光彩的事,不便向外宣扬。

家丑不可外扬,倘若传互外边,被人耻笑,事已至此,且再作区处。(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八)

2
扬厉铺张 [ yáng lì pù zhāng ]

夸大渲染。

3
张三吕四 [ zhāng sān lǚ sì ]

泛指某人或某些人。

4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5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6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7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8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9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
10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
相关成语:

1
国富民强 [ guó fù mín qiáng ]

国家富足;人民强健。

今日的中国,国富民强,连敌人也不能否认这一点。

2
会家不忙 [ huì jiā bù máng ]

见“会者不忙”。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8卷:“程朝奉正是会家不忙,见接了银子,晓得有了机关。”

3
毁家纾国 [ huǐ jiā shū guó ]

见“毁家纾难”。

4
豁人耳目 [ huō rén ěr mù ]

开扩眼界,使耳目清新。

5
汲引忘疲 [ jí yǐn wàng pí ]

汲引:从井里提水,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。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。

6
记功忘过 [ jì gōng wàng guò ]

见“记功忘失”。

评价一个人不能记功忘过

7
记功忘失 [ jì gōng wàng shī ]

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。

8
家藏户有 [ jiā cáng hù yǒu ]

家家都有。

9
家长礼短 [ jiā cháng lǐ duǎn ]

同“家长里短”。

10
家常里短 [ jiā cháng lǐ duǎn ]

犹“家长里短”。

人总摆脱不了家常里短的烦恼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