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于一尊

dìng yú yī zūn
尊: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。旧指思想、学术、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。
定于一尊

定于一尊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dìng yú yī zūn

  • 注音:

    ㄉ一ㄥˋ ㄩˊ 一 ㄗㄨㄣ

  • 解释:

    尊: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。旧指思想、学术、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语皆道古以害今,饰虚言以乱实,人善其所私学,以非上之所建立。今皇帝并有天下,别黑白而定一尊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明·徐光启《刻紫阳朱子全集》:“今世名为崇孔氏,黜绝异学,而定于一尊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;用于思想、学术、道德等。

  • 感情:

    定于一尊是中性词。

  • 英语:

    look up to one man as the highest authority

定于一尊成语接龙:

1
尊严若神 [ zūn yán ruò shén ]

庄重严肃得像神明一样。形容态度十分庄重严肃。

2
神不主体 [ shén bù zhǔ tǐ ]

神:精神;主:掌管,主宰。神志不能主宰自己的躯体。形容恐惧的样子。

3
体体面面 [ tǐ tǐ miàn miàn ]

指人光彩荣耀
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二卷第30章:“在那么困难的年月里,都咬着牙办得有声有响,体体面面。”

4
面不改容 [ miàn bù gǎi róng ]

谓脸色不改变。形容遇到危难时,镇定自若。

5
容光焕发 [ róng guāng huàn fā ]

容光:脸上的光彩;焕发:光彩四射的样子。身体健康。面容有神采。形容精神饱满。

我望着他那年青的,容光焕发,毫无倦色的脸,不知怎么,竟想伸手去抚摸他的孩子般的蓬松的头发。(方纪《歌声和笛音》)

6
发上冲冠 [ fā shàng chōng guàn ]

犹言发上指冠。语本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王授璧,相如因持璧却立,倚柱,怒发上冲冠。”

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12回:“同秀这一气,真是发上冲冠。”

7
冠上加冠 [ guān shàng jiā guān ]

同画蛇添足,比喻多余的举动。

8
冠上加冠 [ guān shàng jiā guān ]

同画蛇添足,比喻多余的举动。

9
冠上加冠 [ guān shàng jiā guān ]

同画蛇添足,比喻多余的举动。

10
冠上加冠 [ guān shàng jiā guān ]

同画蛇添足,比喻多余的举动。

相关成语:

1
低人一等 [ dī rén yī děng ]

比别人低一个等级。

王朔《你不是一个俗人》:“杨重从骨子里瞧不起捧人工作,认为低人一等。”

2
倒打一耙 [ dào dǎ yī pá ]

比喻犯了错误或干了坏事不承认;反咬对方一口。

看来,他们上上下下都串通好了,而且要倒打一耙。

3
独当一面 [ dú dāng yī miàn ]

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。形容精神强干;有本事能力。

将来可以独当一面,只嫌功名心重些。(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四回)

4
大吃一惊 [ dà chī yī jīng ]

形容非常吃惊。

那个朋友和他再次见面,不禁大吃一惊。巴金《等着盼着》

5
独一无二 [ dú yī wú èr ]

只有这一个;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。形容非常突出。

赢了钱,便大把的赏人;输了钱,无论上千上万,从不兴皱眉头:真要算得独一无二的好赌品了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一回)

6
独树一帜 [ dú shù yī zhì ]

单独打起一面旗号。比喻风格新奇;自成一家。也比喻自立门户。

苏轼也擅长书法,他取法颜真卿,但能独树一帜,与蔡襄、黄庭坚、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。

7
定时炸弹 [ dìng shí zhà dàn ]

由计时器控制、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。比喻潜伏的危机。

张平《抉择》:“无疑就是一个掉进你家里的有着超强杀伤力的定时炸弹。”

8
多此一举 [ duō cǐ yī jǔ ]

举:行动、举动。做出不必要的;多余的举动。表示这一行动毫无必要。

问起北京人来,只知道《三侠五义》,而南方人却只见有曲园老人的改本,此老实在可谓多此一举。(《鲁迅书信集 致胡适》)

9
打成一片 [ dǎ chéng yī piàn ]

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。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;如同一体。

扬弃知识阶级的绅士身分,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准,这样打成一片,平民化,大众化。(朱自清《论通俗化》)

10
二童一马 [ èr tóng yī mǎ ]
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。

烦借问,二童一马,几时入尉瞻仪?宋·刘克庄《汉宫春·陈尚书生日》词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