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童一马

èr tóng yī mǎ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。
二童一马

二童一马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èr tóng yī mǎ

  • 注音:

    ㄦˋ ㄊㄨㄥˊ 一 ㄇㄚˇ

  • 解释:

    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

  • 例子:

    烦借问,二童一马,几时入尉瞻仪?宋·刘克庄《汉宫春·陈尚书生日》词

  • 用法: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同“青梅竹马”。

  • 感情:

    二童一马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青梅竹马

二童一马成语接龙:

1
马上功成 [ mǎ shàng gōng chéng ]

指凭武功建国。

历史上马上功成的朝代有好几个

2
成一家言 [ chěng yī jiān yán ]

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。

《元史·苏天爵传》:“其为文,长于序事,平易温厚,成一家言,而诗尤得古法。”

3
言三语四 [ yán sān yǔ sì ]

形容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。
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1回:“便惹得那些轻薄男人,言三语四的,岂不从此多事?”

4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5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6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7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8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9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
10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
相关成语:

1
二心三意 [ èr xīn sān yì ]

想这样又想那样。形容意念不专,主意不定。同“三心二意”。

2
二人同心 [ èr rén tóng xīn ]

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,就会无往不胜。

明 周楫《西湖二集 胡少保平倭战功》:“若彼二人同心,非我之利也。”

3
二道贩子 [ èr dào fàn zǐ ]

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。

王朔《一点正经没有》:“好的二道贩子是两头在外的二道贩子。”

4
儿童之见 [ ér tóng zhī jiàn ]

见:见解。比喻幼稚无知的见解。

明 方孝孺《读三略》:“其愚陋无识特儿童之见耳。”

5
儿童走卒 [ ér tóng zǒu zú ]

走卒:差役。比喻见闻最为浅陋的人。

《宋史 司马光传》:“光居洛十五年,儿童走卒皆知司马君实。”

6
二八女郎 [ èr bā nǚ láng ]

二八:指十六岁。十五六岁的美女。指年轻貌美的女子。

7
二次三番 [ èr cì sān fān ]

蕃:遍数。不止一次,反复的。

8
二帝三王 [ èr dì sān wáng ]

二帝:唐尧、虞舜;三王: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。指古代帝王。

唐 韩愈《送浮屠文畅师序》:“如吾徒者,宜当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。”

9
二三其操 [ èr sān qí cāo ]

二三:指不专一。三心二意,没有一定的操守。形容心意不专,反复无常。

10
二三其节 [ èr sān qí jié ]

二三:指不专一。三心二意,没有一定的操守。形容心意不专,反复无常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