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洽闻

bó wù qià wén
广知事物,学识丰富。
博物洽闻

博物洽闻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bó wù qià wén

  • 注音:

    ㄅㄛˊ ㄨˋ ㄑ一ㄚˋ ㄨㄣˊ

  • 解释:

    广知事物,学识丰富。

  • 出处:

   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司马迁传赞》:“乌呼!以迁之博物洽闻,而不能以知自全,既陷极刑,幽而发愤,书亦信矣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明·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文士》:“周吉甫晖,博物洽闻,恢奇奥雅,诗句之美,冠绝当时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称颂人。

  • 感情:

    博物洽闻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见多识广

  • 反义:

    孤陋寡闻

  • 英语:

    knowledgeable

博物洽闻成语接龙:

1
闻一知二 [ wén yī zhī èr ]

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。形容善于类推。

蔡东藩《慈禧太后演义》第35回:“古人云闻一知二,与你说了左转,你便晓得右转。”

2
二一添作五 [ èr yī tiān zuò wǔ ]

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,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。比喻双方平分。

我们一言为定,不管赚多赚少,二一添作五。

3
五世其昌 [ wǔ shì qí chāng ]

世:代;其:时间副词,交要。五世之后,子孙昌盛。旧时用于祝人新婚。

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萧瑟洋场》:“叫徐世昌。五世其昌的世昌。”

4
昌亭之客 [ chāng tíng zhī kè ]

下乡(属江苏省淮阴市)南昌亭长的食客。原指汉淮阴侯韩信。后以借指怀才未遇而暂寄人篱下者。

若使恩裁口腹,空留安邑之宾;惠阙始终,取恨昌亭之客。唐·王勃《为人与蜀城父老第二书》

5
客囊羞涩 [ kè náng xiū sè ]

囊:口袋;羞涩:难为情。指旅途中缺乏钱财。

6
涩于言论 [ sè yú yán lùn ]

形容说话迟钝。

7
论世知人 [ lùn shì zhī rén ]

犹言知人论世。谓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。亦泛指鉴别人物,评论世事。

《中国现在记》楔子:“但是穷而在下,权不我操,虽抱着拨乱反正之心,与那论世知人之识,也不过空口说白话,谁来睬我?”

8
人一己百 [ rén yī jǐ bǎi ]

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,自己做一百次,学一百次。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。

我们在学习上要有人一己百的精神

9
百万买宅,千万买邻 [ bǎ wàn mǎi zhái,qiān wàn mǎi lín ]

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。

百万买宅,千万买邻,人生孰若安居之乐?(宋 辛弃疾《新居上梁文》)

10
邻女窥墙 [ lín nǚ kuī qiáng ]

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,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,但宋玉从未动心。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。

相关成语:

1
薄物细故 [ bó wù xì gù ]

薄:微小;物:事物;故:事故。指微小的事情。

凡我各省将帅,平时薄物细故,悉当弃置,集其精力,从事破贼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百五十九回)

2
别无长物 [ bié wú cháng wù ]

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再也没有别的多余的东西。形容因贫困而空无所有或因节俭而东西极少。也作“身无长物”、“一无长物”。

他们除双手外,别无长物,其经济地位和产业工人相似。(毛泽东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)

3
比物此志 [ bǐ wù cǐ zhì ]

比物:比类,比喻;志:心意。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、表达自己的心意。

4
褒衣博带 [ bāo yī bó dài ]

褒、博:形容宽大。着宽袍,系阔带。指古代儒生的装束。

褒衣博带进贤冠,礼乐东方万国看。(清 黄遵宪《续怀人》诗)

5
不问不闻 [ bù wèn bù wén ]

闻:听。不问也不听。形容对事情不关心,很冷淡。

鲁迅《三闲集·在钟楼上》:“于是只好袭用仙传的古法,装聋作哑,置之不问不闻之列。”

6
博采众议 [ bó cǎi zhòng yì ]

博:广;议:建议。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。

领导干部必须博采众议,不能独断专行

7
博览古今 [ bó lǎn gǔ jīn ]

博:广博。广泛阅读古今书籍。形容学问渊博。

做学问必须要博览古今,采纳众家之长

8
博览五车 [ bó lǎn wǔ chē ]

博:广博;五车:五车书。广泛阅读很多书籍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
9
博闻多识 [ bó wén duō shí ]

博:广博;闻:见闻;识:学识。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
公子生长中原,博闻多识,必知此兽之名。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5回

10
博物多闻 [ bó wù duō wén ]

博:广博。学识广博,见闻丰富,指见多识广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