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于死地

zhì yú sǐ dì
置:安放;死地:无处可走的地方。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。比喻彻底击败对方。
置于死地

置于死地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zhì yú sǐ dì

  • 注音:

    ㄓˋ ㄩˊ ㄙˇ ㄉ一ˋ

  • 解释:

    置:安放;死地:无处可走的地方。把对方置于灭亡的境地。比喻彻底击败对方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篇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而后生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  • 感情:

    置于死地是中性词。

置于死地成语接龙:

1
地上天官 [ dì shàng tiān guān ]

比喻社会生活繁华安乐。

2
官不威,爪牙威 [ guān bù wēi,zhǎo yá wēi ]

爪牙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,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

3
威仪孔时 [ wēi yí kǒng shí ]

威仪:庄严的仪容和举止;孔:甚,很。仪容严肃,举止庄重,很合时宜。

4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
5
来世不可待 [ lái shì bù kě dài ]

对于未来的事,不可期望等待。

6
待人接物 [ dài rén jiē wù ]

物:人物;人们。接待交往各种人物。指平时与人相处。

他对事能从各方面看,能有充分的谅解精神,因此他的待人接物都有很合理的态度。(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 流亡》)

7
物不平则鸣 [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]

平:公平;鸣:发出声音。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,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。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怨不得芳官,自古道‘物不平则鸣’。”

8
鸣于乔木 [ míng yú qiáo mù ]

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后以“鸣于乔木”比喻仕进达于高位。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鸣于乔木,乃金声而玉振之。”

9
木人石心 [ mù rén shí xīn ]

形容意志坚定,任何诱惑都不动心。

张生乃木人石心也。使有情者见之,罪不容诛。(宋 秦醇《谭意歌传》)

10
心上心下 [ xīn shàng xīn xià ]

形容心神不安。

相关成语:

1
转于沟壑 [ zhuǎn yú gōu hè ]

转:辗转;壑:山沟。辗转他乡,弃尸于山沟水渠。

2
至于此极 [ zhì yú cǐ jí ]

至:到。到了这般绝境。指痛苦到了极点。

章炳麟《哀陆军学生》:“谁造此军国民之名者,如孤如祟,惑我神志,使我困苦无告至于此极也。”

3
自寻死路 [ zì xún sǐ lù ]

指自己走上毁灭的道路。

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他们的事情是并不美妙的,他们将得到一个自寻死路的前途。”

4
遮天压地 [ zhē tiān yā dì ]

形容数量多。形容来势凶猛,弥漫充满于天地之间。

5
自投于地 [ zì tóu yú dì ]

投:抛掷。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。

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:“元载之败,其女资敬寺尼真一纳于掖庭。德宗即位,召至一别殿,告其父死。真一自投于地,右右皆叱。”

6
震天铄地 [ zhèn tiān shuò dì ]

震:震动;铄:照亮。震动和照亮大地。形容声势浩大、气势雄伟或某一事件令人惊骇。

7
指天说地 [ zhǐ tiān shuō dì ]

指着天说到地。形容无所不谈。

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19回:“刘学深又跑了过来,指天说地,他四人听了,都是些闻所未闻的话,倒也借此很开些知识。”

8
震天骇地 [ zhèn tiān hài dì ]

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

9
震天撼地 [ zhèn tiān hàn dì ]

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

霍达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第三章:“浑厚深远的号子和汹涌澎湃的风浪声在琢玉坊中震天撼地地响起来。”

10
置水之清 [ zhì shuǐ zhī qīng ]

置:放。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