枯骨之余
kū gǔ zhī yú枯骨之余读音
枯骨之余成语接龙:
- 1
-
余业遗烈 [ yú yè yí liè ]
遗留下来的事业与功绩。《战国策·刘向书录》:“及春秋时,已四五百载矣,然其余业遗烈,流而未灭。”
- 2
-
烈士徇名 [ liè shì xùn míng ]
忠贞义烈之士为保全名誉而献出生命。
唐·杨炯《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》:“烈士徇名,不受黄金之赏。”
- 3
-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- 4
-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- 5
-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- 6
-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- 7
-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- 8
-
来世不可待 [ lái shì bù kě dài ]
对于未来的事,不可期望等待。
- 9
-
待人接物 [ dài rén jiē wù ]
物:人物;人们。接待交往各种人物。指平时与人相处。
他对事能从各方面看,能有充分的谅解精神,因此他的待人接物都有很合理的态度。(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 流亡》)
- 10
-
物不平则鸣 [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]
平:公平;鸣:发出声音。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,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。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怨不得芳官,自古道‘物不平则鸣’。”
相关成语:
- 1
-
枯肠渴肺 [ kū cháng kě fèi ]
枯:枯竭。形容人十分饥渴。
- 2
-
枯槁之士 [ kū gǎo zhī shì ]
枯槁:瘦瘠。指隐居山林的隐士。
- 3
-
硁硁之信 [ kēng kēng zhī xìn ]
硁硁: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。固执的信念。
- 4
-
硁硁之见 [ kēng kēng zhī jiàn ]
硁硁: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。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。
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21首:“此仆平日硁硁之见,如董生来,即以此言告之。”
- 5
-
康哉之歌 [ kāng zāi zhī gē ]
康:太平。泛指太平颂歌。
《晋书·段灼传》:“朝廷咏康哉之歌,山薮无伐檀之人,此天下所视望者也。”
- 6
-
葵藿之心 [ kuí huò zhī xīn ]
葵:葵花;藿:藿香。葵花和藿香倾向太阳。比喻心向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。
- 7
-
枯朽之馀 [ kū xiǔ zhī yú ]
谓衰病残年。
- 8
-
开山之祖 [ kāi shān zhī zǔ ]
佛教语,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,即始祖。比喻学派的创始人。
- 9
-
扩而充之 [ kuò ér chōng zhī ]
扩:扩展。扩大范围,充实内容。
朱自清《论气节》:“这句话原来是论妇女的,后来却扩而充之普遍应用起来。”
- 10
-
匡合之功 [ kuāng hé zhī gōng ]
匡:纠正;匡合:把天下纳入正轨。指治理国家的功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