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荒而逃

luò huāng ér táo
离开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。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。
落荒而逃

落荒而逃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luò huāng ér táo

  • 注音:

    ㄌㄨㄛˋ ㄏㄨㄤ ㄦˊ ㄊㄠˊ

  • 解释:

    离开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。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玄德望见‘地公将军’旗号,飞马赶来,张宝落荒而走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曹操军队在赤壁之战中被打得落荒而逃,损失惨重。

  • 辨析:

    “荒”,不能写作“慌”。

  • 用法:

    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
  • 感情:

    落荒而逃是贬义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狼狈不堪、一败涂地

  • 反义:

    大获全胜、得胜回朝

  • 英语:

    be a fugitive from justice

落荒而逃成语接龙:

1
逃之夭夭 [ táo zhī yāo yāo ]

原形容桃树枝叶繁茂。后来借“桃”谐“逃”的音;用作逃跑的诙谐说法。

撞人者逃之夭夭,众人向他投去愤怒的眼光。

2
夭桃秾李 [ yāo táo nóng lǐ ]

比喻年少美貌。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。

夭桃秾李,宜早合良缘,毋使婚嫁愆期,致令幼女怀春,吉士有摽梅之赋也。(清 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八回)

3
李下瓜田 [ lǐ xià guā tián ]

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。

愚谓折柳樊圃,良士瞿瞿;李下瓜田,君子所避。(清 黄六鸿《福惠全书 莅任部》)

4
田夫野叟 [ tián fū yě sǒu ]

乡间农夫,山野父老。泛指民间百姓。

6
野人奏曝 [ yě rén zòu pù ]

比喻微薄的贡献。

清 章炳麟《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》:“野人奏曝,自古而有之。”

7
曝书见竹 [ pù shū jiàn zhú ]

谓睹物思人。

8
竹头木屑 [ zhú tóu mù xiè ]

比喻可利用的废物。

时节相存问,缓急相周致,虽竹头木屑亦有以应吾之须者,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。(宋 陈亮《祭妹夫周英伯》)

9
屑榆为粥 [ xiè yú wéi zhōu ]

屑:研成碎末。把榆树皮研成细末煮粥充饥。指艰苦生活。

10
粥少僧多 [ zhōu shǎo sēng duō ]

比喻东西少而人多,不够分配。

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心内不免发愁,只怕粥少僧多,应酬不到,难免得罪人。”

相关成语:

1
量力而行 [ liàng lì ér xíng ]

量:估量;估计;行:做;干。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。

只有量力而行,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。

2
落花流水 [ luò huā liú shuǐ ]

指花残凋落;随流水漂去。原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。常比喻好时光的流逝。后用来比喻残乱而零落的样子。或比喻敌人被打得惨败。也作“流水落花”。

他们打算在初十夜间分兵四路,趁月夜进袭敌营,出其不意,杀他个落花流水。

3
落井下石 [ luò jǐng xià shí ]

看见别人落在井里;还往井下丢石头。比喻乘人之危;加以打击、陷害。

他最讨厌那种嫌贫爱富,落井下石的人。

4
落落大方 [ luò luò dà fāng ]

落落:坦率开朗;举止潇洒自然。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;不拘谨。

对于我们也是非常宽大的。还有他的夫人也落落大方。(郭沫若《蔡文姬》第四幕)

5
木猴而冠 [ mù hóu ér guàn ]

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。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。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。

6
木落归本 [ mù luò guī běn ]

犹言叶落归根。

7
目逆而送 [ mù nì ér sòng ]

逆:迎。目逆:眼睛迎着当面走过来的人。眼睛注视着迎来,注视着送走。形容对所见的人十分关注或敬佩。

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43章:“五日,学生五千余人身背包袱出发,沿途市民泪眼模糊地目逆而送……”

8
没而不朽 [ méi ér bù xiǔ ]

没:同“殁”,死。指人的身体虽死,但其精神、业绩、文章永存人间。

9
扪虱而言 [ mén shī ér yán ]

扪:摸。一面用手捉虱子,一面谈话。形容不拘细节,随便谈话。亦作“扪虱而谈”、“扪虱倾谈”。

10
秘而不言 [ mì ér bù yán ]

见“秘而不露”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