残民害理

cán mín hài lǐ
残害百姓,违背天理。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。
残民害理

残民害理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cán mín hài lǐ

  • 注音:

    ㄘㄢˊ ㄇ一ㄣˊ ㄏㄞˋ ㄌ一ˇ

  • 解释:

    残害百姓,违背天理。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宋·辛弃疾《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》:“州以趣办财赋为急,县有残民害物之罪,而吏不敢问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干坏事。

  • 感情:

    残民害理是贬义词。

残民害理成语接龙:

1
理不忘乱 [ lǐ bù wàng luàn ]

国家得以平安治理的时候,不能忘记混乱的日子。

2
乱七八糟 [ luàn qī bā zāo ]

形容乱糟糟的样子;毫无条理或秩序。

这间屋子很长时间没住人了,里面的东西摆放得乱七八糟。

3
糟糠不厌 [ zāo kāng bù yàn ]

糟糠:酒糟和米糠;厌:饱。连糟糠这样粗劣的粮食也吃不饱,形容生活十分贫困。

4
厌故喜新 [ yàn gù xǐ xīn ]

讨厌旧的,喜欢新的。

夫人类之中,有一普通之性质,此厌故喜新是也。刘师培《人类均力说》

5
新亭之泪 [ xīn tíng zhī lèi ]

新亭:地名,在今南京南。表示怀念故国或忧国伤时的无可奈何悲愤心情。

6
泪下如雨 [ lèi xià rú yǔ ]

泪水如同雨水一样流下来,形容十分悲伤。

见孤鹤集于塔顶,曼声天末,君不觉泪下如雨。清·黄宗羲《谢时符墓志铭》

7
雨丝风片 [ yǔ sī fēng piàn ]

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。

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52回:“镜里娥眉天样远,画廉外雨丝风片。”

8
片云遮顶 [ piàn yún zhē dǐng ]

比喻得到别人的恩泽。

9
顶名冒姓 [ dǐng míng mào xìng ]

谓冒充他人。

10
姓甚名谁 [ xìng shèn míng shuí ]

询问打听人的姓名。

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到如今还不知他姓甚名谁的那个坏蛋。”

相关成语:

1
残年暮景 [ cán nián mù jǐng ]

指人到了晚年。

秦母见叔宝又要出门,眼中流泪道:“我儿,我残年暮景,喜和是相逢,怕的是别离。”(清 无名氏《说唐》第十回)

2
残年余力 [ cán nián yú lì ]

指年老体衰。

我要充分利用这残年余力为社会发挥余热

3
残山剩水 [ cán shān shèng shuǐ ]

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。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。

然而南宋的小朝廷却仍旧在残山剩水间的黎民施威,在残山剩水间行乐。(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 田军作〈八月的乡村〉序》)

4
词穷理屈 [ cí qióng lǐ qū ]

指理由亏屈,无话可说。

冯永祥给马慕韩这么一追问,有点词穷理屈,尴尬地瞪着两只眼睛。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四部

5
残民害物 [ cán mín hài wù ]

残:伤害。摧残百姓,损害财物。

而上之所用者,莫非残民害物之人矣。清·黄宗羲《诸敬槐先生八十寿序》

6
残民以逞 [ cán mín yǐ chěng ]

残:残害;逞:称愿,满足某种心愿。以残害人民来达到罪恶目的。

7
残羹剩饭 [ cán gēng shèng fàn ]

吃剩的饭菜,比喻别人取用后剩下的一点儿东西。

季羡林《我的家》:“她俩却坐在旁边看着我们狼吞虎咽,自己只吃残羹剩饭。”

8
残兵败将 [ cán bīng bài jiàng ]

残:残余的;不完整的;败:输。剩下的士兵;打败的将官。形容损失惨重;被打得七零八落;失去战斗力的军队。也作“残兵败卒”、“败将残兵”。

侯匪又转向那一撮残兵败将动员起来。(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三七)

9
残花败柳 [ cán huā bài liǔ ]

败:衰败。残:凋残。凋残的柳树,残败了的花。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。

王朔《过把瘾就死》:“她如今也是残花败柳了,刚离了婚,也不那么清高了。”

10
残缺不全 [ cán quē bù quán ]

残缺:缺少一部分;不完整。残余短缺不完全。形容物体经过破坏;变得不完整了。

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,不是虚造骗人的;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,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。(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)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