庸言庸行

yōng yán yōng xíng
指平平常常的言行。
庸言庸行

庸言庸行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yōng yán yōng xíng

  • 注音:

    ㄩㄥ 一ㄢˊ ㄩㄥ ㄒ一ㄥˊ

  • 解释:

    指平平常常的言行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周易 干》:“庸言之信,庸行之谨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指日常的言行。

  • 感情:

    庸言庸行是中性词。

  • 反义:

    真知灼见

庸言庸行成语接龙:

1
行下春风望夏雨 [ xíng xià chūn fēng wàng xià yǔ ]

行:从事;望:希望。比喻因有所施而望有所报。

2
雨丝风片 [ yǔ sī fēng piàn ]

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。

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52回:“镜里娥眉天样远,画廉外雨丝风片。”

3
片云遮顶 [ piàn yún zhē dǐng ]

比喻得到别人的恩泽。

4
顶名冒姓 [ dǐng míng mào xìng ]

谓冒充他人。

5
姓甚名谁 [ xìng shèn míng shuí ]

询问打听人的姓名。

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到如今还不知他姓甚名谁的那个坏蛋。”

6
谁是谁非 [ shuí shì shuí fēi ]

犹言谁对谁错。

谁是谁非谁曲谁直,没梁桶儿一再休提!明 刘兑《金童玉女娇红记》

7
非亲非故 [ fēi qīn fēi gù ]

故:老友。不是亲属,也不是熟人。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。

虽承王翁盛意,非亲非故,难以打搅。(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四)

8
故人之情 [ gù rén zhī qíng ]

故人:旧友。指老朋友的情意。

《新五代史·汉臣传·刘铢》:“太祖使人责铢曰:‘与公共事先帝,独无故人之情乎?’”

9
情不可却 [ qíng bù kě què ]

情面上不能推却。

凌叔华《中秋晚》:“敬仁觉得情不可却,只得坐下夹了起来送到嘴内。”

10
却之不恭 [ què zhī bù gōng ]

却:推辞;谢绝。指对别人的邀请、赠与等;如果拒绝接受;就显得不恭敬。

我们觉得却之不恭,只好让他劳驾。(邹韬奋《经历 惨淡经营之后》)

相关成语:

1
庸庸碌碌 [ yōng yōng lù lù ]

庸庸:平平常常。碌碌:无能的样子。指人平凡无奇,无所作为。

若有变动,吾与兄正好扬眉吐气,干一番事业。难道还要庸庸碌碌的过活?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十一回

2
庸中佼佼 [ yōng zhōng jiǎo jiǎo ]

庸:平凡的人;佼佼:特出。指平常人中的特别出众者。

宋 无名氏《李师师外传》:“然观其晚节,烈烈有侠士风,不可谓非庸中佼佼者也。”

3
庸中皦皦 [ yōng zhōng bì tóng ]

犹言出类拔萃。常人中显得才能特出者。

4
用行舍藏 [ yòng xíng cáng shě ]

任用就出来做事,不得任用就退隐。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。

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三卷:“圣人用行舍藏,可伸可屈,于诗亦可一贯。”

5
有口难言 [ yǒu kǒu nán yán ]

言:说。有嘴不能把话说出来。指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把话藏在心里;不便或不敢说出来。

如今轮到你山阳县,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,使百姓有口难言。(元 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三折)

6
有口无行 [ yǒu kǒu wú xíng ]

有虚言而无德行。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史弼传》:“内荒酒乐,出入无常,所与群君,皆有口无行。或家之弃子,或朝之斥经,必有羊胜、伍被之变。”

7
有文无行 [ yǒu wén wú xíng ]

虽有文才而人品不好。

盖自居于圣贤,而訾毁其亲,可谓有文无行,名教之罪也。清·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·王充》

8
幼学壮行 [ yòu xué zhuàng xíng ]

幼时勤于学习,壮年施展报负。

行吾之道,不负吾幼学壮行之志矣。(明 赵弼《愚庄先生传》)

9
余食赘行 [ yú shí zhuì xíng ]

吃剩的食物,身上的赘疣。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。

10
鱼贯雁行 [ yú guàn yàn xíng ]

比喻连续而进,犹如鱼群相接,雁阵行进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