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辞

tuō cí
 借口。
托辞

托辞读音

  • 读音:tuō cí
  • 注音:ㄊㄨㄛ ㄘˊ
  • 繁体:託辭

托辞的词语解释

词语解释

托辞[ tuō cí ]

⒈  借口。

⒉  指找借口。

⒊  推托之辞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借口。

宋 文天祥 《<指南录>自序》:“予谓此北反间也,否则托辞以逐客也。”
沙汀 《磁力》:“借书实在是个托辞。 小袁 只是随便看了看封面,就告辞了。”

⒉  指找借口。

清 黄钧宰 《金壶浪墨·果勇夫人》:“或谓夫人明哲,必托辞不行。”
鲁迅 《彷徨·伤逝》:“大半是被托辞拒绝,小半是我们以为不相宜。”

⒊  推托之辞。

郭沫若 《塔·喀尔美萝姑娘》:“我临走的时候,对你说的是要到此地的电气工场来实习,但这不过是我借口的托辞,可怜你是受了我的欺骗了。”

国语辞典

托辞[ tuō cí ]

⒈  推托的言词。也作「托词」。

如:「他编了些托辞来婉拒朋友的邀请。」

饰辞

托辞近义词:

1
饰辞 [ shì cí ]

⒈  修饰言辞、文辞。

引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合譬饰辞聚众也,是终始本末不相坐。”汉 王充 《论衡·对作》:“故论衡者,所以銓轻重之言,立真伪之平,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。”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江 南閭里閒,士大夫或不学问,羞为鄙朴,道听涂説,强事饰辞:呼徵质为 周 郑,谓霍乱为 博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