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征主义
xiàng zhēng zhǔ yì 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。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,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、痛苦的,而“另一世界”是真的、美的。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,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,形成某种“意象”,即所谓“象征”。法国象征派诗人以马拉美、魏尔伦等为代表;戏剧方面以梅特林克为代表;美术方面以摩罗为代表。
象征主义读音
象征主义的词语解释
词语解释
象征主义[ xiàng zhēng zhǔ yì ]
⒈ 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。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,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、痛苦的,而“另一世界”是真的、美的。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,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,形成某种“意象”,即所谓“象征”。法国象征派诗人以马拉美、魏尔伦等为代表;戏剧方面以梅特林克为代表;美术方面以摩罗为代表。
引证解释
⒈ 十九世纪末叶在 法国 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。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,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、痛苦的,而“另一世界”是真的、美的。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,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,形成某种“意象”,即所谓“象征”。 法国 象征派诗人以 马拉美、魏尔伦 等为代表;戏剧方面以 梅特林克 为代表;美术方面以 摩罗 为代表。
引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脸谱臆测》:“近来的 中国 戏是否象征主义,或 中国 戏里有无象征手法的问题,我是觉得很有趣味的。”
国语辞典
象征主义[ xiàng zhēng zhǔ yì ]
⒈ 西洋文学、艺术上,以主观推理或感情想像为内容,表现精神的超感觉意义的主义。最初是指西元一八八五年以来,源起于法国文学反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剧等层面的艺文活动,后扩至绘画和戏剧等层面。主张用隐喻、音乐,表现感观,而不用理论方式讨论事物。画家高更、梵谷等深受其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