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丝
sè sī 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捷悟》:“魏武尝过曹娥碑下,杨修从。碑背上见题作'黄绢幼妇外孙?臼'八字。魏武谓修曰:'解不?'……修曰:'黄绢,色丝也,于字为絶;幼妇,少女也,于字为妙;外孙,女子也,于字为好;?臼,受辛也,于字为辞:所谓絶妙好辞也。'”后因以“色丝”指绝妙好辞,犹言妙文。
色丝读音
色丝的词语解释
词语解释
色丝[ sè sī ]
⒈ 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捷悟》:“魏武尝过曹娥碑下,杨修从。碑背上见题作'黄绢幼妇外孙?臼'八字。魏武谓修曰:'解不?'……修曰:'黄绢,色丝也,于字为絶;幼妇,少女也,于字为妙;外孙,女子也,于字为好;?臼,受辛也,于字为辞:所谓絶妙好辞也。'”后因以“色丝”指绝妙好辞,犹言妙文。
引证解释
⒈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捷悟》:“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, 杨脩 从。碑背上见题作‘黄绢幼妇外孙虀臼’八字。
引魏武 谓 脩 曰:‘解不?’…… 脩 曰:‘黄绢,色丝也,於字为絶;幼妇,少女也,於字为妙;外孙,女子也,於字为好;虀臼,受辛也,於字为辞:所谓絶妙好辞也。’”
后因以“色丝”指绝妙好辞,犹言妙文。 唐 张说 《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》诗:“斋戒观华玉,留连叹色丝。”
宋 曾巩 《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》诗:“枣木已非真篆刻,色丝空喜好文章。”
明 高启 《感怀次蔡参军韵》:“年来只念 江 东去,下马碑阴看色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