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日可待

jì rì kě dài
指为期不远。
计日可待

计日可待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jì rì kě dài

  • 注音:

    ㄐ一ˋ ㄖˋ ㄎㄜˇ ㄉㄞˋ

  • 解释:

    指为期不远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 海瑞《治黎策》:“夫以万全之力,视此直狐兔耳。其束身系颈,计日可待也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现今满政府之颠覆,计日可待。曹亚伯《通告城镇乡自治职员电》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宾语;指为期不远。

  • 感情:

    计日可待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指日可待、计日可期

  • 英语:

    within sight

计日可待成语接龙:

1
待人接物 [ dài rén jiē wù ]

物:人物;人们。接待交往各种人物。指平时与人相处。

他对事能从各方面看,能有充分的谅解精神,因此他的待人接物都有很合理的态度。(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 流亡》)

2
物不平则鸣 [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]

平:公平;鸣:发出声音。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,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。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怨不得芳官,自古道‘物不平则鸣’。”

3
鸣于乔木 [ míng yú qiáo mù ]

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后以“鸣于乔木”比喻仕进达于高位。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鸣于乔木,乃金声而玉振之。”

4
木人石心 [ mù rén shí xīn ]

形容意志坚定,任何诱惑都不动心。

张生乃木人石心也。使有情者见之,罪不容诛。(宋 秦醇《谭意歌传》)

5
心上心下 [ xīn shàng xīn xià ]

形容心神不安。

6
下不为例 [ xià bù wéi lì ]

例:先例。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。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;以后不允许再做。

既然如此,只此一次,下不为例如何?(清 张春帆《宦海》第十八回)

7
例直禁简 [ lì zhí jìn jiǎn ]

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,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。

8
简丝数米 [ jiǎn sī shǔ mǐ ]

简择丝缕,查点米粒。比喻工作琐细。

9
米已成炊 [ mǐ yǐ chéng chuī ]

比喻事已做出,无可挽回。

事前没计划好,现在米已成炊,要亡羊补牢也来不及了。

10
炊沙作糜 [ chuī shā zuò mí ]

同“炊沙作饭”。

相关成语:

1
计上心来 [ jì shàng xīn lái ]

计谋涌上心头。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5回:“因一沉思,计上心来,故作失手,将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烛,向宝玉脸上只一推。”

2
计无复之 [ jì wú fù zhī ]

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,不得不这样。

从来际逆境者,其情不一,有计无复之。清·沈德潜《与张承夫书》

3
吉日良辰 [ jí rì liáng chén ]

吉:好;吉庆;辰:时辰。吉利的日子又加上好的时辰。指喜庆美好的日子。

则今日是吉日良辰,辞别了母亲,便索长行也。(元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第一折)

4
九原可作 [ jiǔ yuán kě zuò ]

九原: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,因称墓地;作:起,兴起。设想死者再生。

盖晋武帝称“安得诸葛亮者而与之共治”,正使九原可作,盍亦思所以用之。(宋 陈亮《英豪录序》)

5
计然之策 [ jì rán zhī cè ]

相传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,用计然之策,修之十年而国富;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用计然之策于家而富至巨万。所谓计然之策,主要指“六岁穰六岁旱”的农业循环学说,农末俱利的平籴论,以及物价观测、贵出贱取等经商致富的“积着之理”。后因以泛指生财致富之道。

6
计日程功 [ jì rì chéng gōng ]

计:计算;程:衡量;功:成效。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。形容进展快;有把握如期完成。

深圳这些年的建设速度相当快,可以说是计日程功的。

7
锦囊妙计 [ jǐn náng miào jì ]

锦: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;锦囊:用锦做成的袋子。原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策;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。

刚才我的发言是抛砖引玉,现在该轮到你“小诸葛”拿出锦囊妙计了。

8
坚不可摧 [ jiān bù kě cuī ]

坚:坚固;摧:摧毁;破坏。非常坚固;摧毁不了。

在革命战争中,人民的力量是坚不可摧的。

9
江河日下 [ jiāng hé rì xià ]

日:一天天;下:低处。江河一天天流向低处;比喻事物日益衰落或局势越来越糟。

不瞒大师说,现在的时势,实在是江河日下了!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)

10
将计就计 [ jiāng jì jiù jì ]

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。

某已知曹操之意。今可将计就计而行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七回)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