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莽英雄

cǎo mǎng yīng xióng
草莽:草丛,草野。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。
草莽英雄

草莽英雄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cǎo mǎng yīng xióng

  • 注音:

    ㄘㄠˇ ㄇㄤˇ 一ㄥ ㄒㄩㄥˊ

  • 解释:

    草莽:草丛,草野。旧时指在山林出没的农民起义或强盗们中的著名人物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冯铿《红的日记》:“胸前和肩膀上缠着眩着人眼的红色标帜,真是个‘草莽英雄’的气慨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胸前和肩膀上缠着眩着人眼的红色标帜,真是个“草莽英雄”的气慨。(冯铿《红的日记》)

  • 用法:

    作主语、宾语;指民间英雄。

  • 感情:

    草莽英雄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绿林好汉、草泽英雄

  • 英语:

    a free-booting hearo(a reckless hero)

草莽英雄成语接龙:

1
雄伟壮观 [ xióng wěi zhuàng guān ]

气势伟大美丽。

我们来到雄伟壮观的金门桥时,顿时感到心胸开朗。

2
观于海者难为水 [ guān yú hǎi zhě nán wéi shuǐ ]

观:看。看过大海再看江河就觉得没有什么可看的。比喻见过大世面的人眼界高。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29回:“饮到半晌,真个是观于海者难为水,不但众人心中都有一点不足之意,就是……”

3
水中捉月 [ shuǐ zhōng zhuō yuè ]

比喻空虚幻想,不能实现。

元·王洁《浣溪沙·兹据律补》:“水中捉月事同然,隔靴抓痒越孜煎。”

4
月下星前 [ yuè xià xīng qián ]

指月夜良宵。

5
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 [ qián bù bā cūn,hòu bù bā diàn ]

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。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。

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四部:“早晓得这样,我们就不慌动手,现在弄得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的……”

7
巴三揽四 [ bā sān lǎn sì ]

形容说话东拉西扯。

8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9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10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相关成语:

1
草长莺飞 [ cǎo zhǎng yīng fēi ]

莺:黄鹂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。

这样看来,花香鸟语,草长莺飞,都是大自然的语言。(竺可桢《大自然的语言》)

2
草蛇灰线 [ cǎo shé huī xiàn ]

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。

该处市面,极为恐慌,乱机日深,皆由此等草蛇灰线而来。黄远庸《内外之形势》

3
草船借箭 [ cǎo chuán jiè jiàn ]

运用智谋,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
刘知侠《铁道游击队》第22章:“‘三国’上诸葛亮草船借箭,不就是事先算好了么!”

4
草菅人命 [ cǎo jiān rén mìng ]

菅:一种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杂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;随意加以摧残。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;任意残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

象某人这样的官,真正是草菅人命了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十七回)

5
寸草不生 [ cùn cǎo bù shēng ]

寸草:一点儿草;生:生长。①形容土地贫瘠;连一点儿草都不长。②亦形容灾情严重。

在浩荡的死海海水中没有鱼虾、水草,海边也寸草不生。

6
草木皆兵 [ cǎo mù jiē bīng ]

木:树;皆:全;都是。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。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;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。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。

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,草木皆兵,迨及到了晚上,仍然毫无动静。(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十九回)

7
胆壮心雄 [ dǎn zhuàng xīn xióng ]

见“胆大心雄”。

林语堂《再谈萧伯纳》:“就是金钱能使卑下的人身败名裂,而使高尚的人胆壮心雄。”

8
打草蛇惊 [ dǎ cǎo shé jīng ]

见“打草惊蛇”。

但恐见黄商伯狼狈后,打草蛇惊,亦不敢放手做事耳。宋·朱熹《答黄仁卿书》

9
胆大心雄 [ dǎn dà xīn xióng ]

形容胆子大,有雄心,做事无所畏惧。

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九章:“混得久了,也就见多识广,胆大心雄。”

10
打草惊蛇 [ dǎ cǎo jīng shé ]

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。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;使乙感到惊慌。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。

空自去“打草惊蛇”,倒吃他做了手脚,却是不好。(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九回)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