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声逐响

suí shēng zhú xiǎng
指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。
随声逐响

随声逐响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suí shēng zhú xiǎng

  • 注音:

    ㄙㄨㄟˊ ㄕㄥ ㄓㄨˊ ㄒ一ㄤˇ

  • 解释:

    指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。

  • 出处:

    东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贤难》:“此随声逐响之过也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没主见。

  • 感情:

    随声逐响是贬义词。

随声逐响成语接龙:

1
响不辞声 [ xiǎng bù cí shēng ]

响:回声。回响不能离开声音。比喻荣誉从实际作为得来。

2
声东击西 [ shēng dōng jī xī ]

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;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;实际进攻西边。声:声张;击:打击。

蜀人或声东击西,指南攻北,吾兵必须分头守把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十一回)

3
西台痛哭 [ xī tái tòng kū ]

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。八年后,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,并作《登西台恸哭记》以记其事。后用以称亡国之痛。

风流十年无遗爱,谁解西台痛哭诗。叶叶《书壬子宫驼记后》诗

4
哭丧着脸 [ kū sāng zhe liǎn ]

心里不愉快,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。
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十章:“金光亮一个人跪在老地主的坟前,哭丧着脸开始了他的祭祖仪式。”

5
脸无人色 [ liǎn wú rén sè ]

形容极端恐惧。

6
色中饿鬼 [ sè zhōng è guǐ ]

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

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一卷第二回:“怎奈这个皇上是个色中饿鬼。”

7
鬼使神差 [ guǐ shǐ shén chāi ]

鬼神暗中支配着。比喻行动不由自主;事出意外。

正是呢,这是一高兴起灶,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。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九回)

8
差三错四 [ chā sān cuò sì ]

颠倒错乱。

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,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。(《元曲选 合同文字》)

9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10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相关成语:

1
声势熏灼 [ shēng shì xūn zhuó ]

熏灼:比喻气焰逼人。指声威气势逼人。

2
随俗为变 [ suí sú wéi biàn ]

俗:风俗。到什么地方就随什么风俗。

陶铸《崇高的理想》:“扁鹊深入民间,‘周游列国’,‘随俗为变’,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……”

3
声势烜赫 [ shēng shì xuǎn hè ]

声势:声威气势;烜赫:显耀盛大。声势显耀盛大。

李一《荆宜施鹤光复记序》:“海军统领萨镇冰展舲西指,声势烜赫。”

4
声生势长 [ shēng shēng shì zhǎng ]

声:声誉;势:权势。声望越高,势力越大。

5
死声咷气 [ sǐ shēng huó qì ]

大声嘶喊、哭叫。

6
舍实听声 [ shě shí tīng shēng ]

不察实际,只听虚名。

7
声势赫奕 [ shēng shì hè yì ]

声势:声威气势;赫奕:显耀盛大的样子。声威气势显耀盛大。

鲁迅《坟·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,又善于钻谋的,所以不多时,也就依然声势赫奕,作恶又如先前一样。”

8
声色并厉 [ shēng sè bìng lì ]

声色:声音和脸色。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。

9
随时度势 [ suí shí duó shì ]

随:顺从;度:估量。根据当时的情况审度事势的发展趋向。

她善于随时度势,不会吃亏的

10
声色不动 [ shēng sè bù dòng ]

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;动:变动。不说话,不流露感情。形容神态非常镇静。

梁斌《红旗谱》第一卷:“红火球在大腿上一搁,烧得大腿肉嗤溜溜地响,他声色不动。”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