慷慨激烈
kāng kǎi jī liè慷慨激烈读音
慷慨激烈成语接龙:
- 1
-
烈士徇名 [ liè shì xùn míng ]
忠贞义烈之士为保全名誉而献出生命。
唐·杨炯《唐上骑都尉高君神道碑》:“烈士徇名,不受黄金之赏。”
- 2
-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- 3
-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- 4
-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- 5
-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- 6
-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- 7
-
来世不可待 [ lái shì bù kě dài ]
对于未来的事,不可期望等待。
- 8
-
待人接物 [ dài rén jiē wù ]
物:人物;人们。接待交往各种人物。指平时与人相处。
他对事能从各方面看,能有充分的谅解精神,因此他的待人接物都有很合理的态度。(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 流亡》)
- 9
-
物不平则鸣 [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]
平:公平;鸣:发出声音。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,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。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怨不得芳官,自古道‘物不平则鸣’。”
- 10
-
鸣于乔木 [ míng yú qiáo mù ]
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后以“鸣于乔木”比喻仕进达于高位。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鸣于乔木,乃金声而玉振之。”
相关成语:
- 1
-
慷慨捐生 [ kāng kǎi juān shēng ]
慷慨:意气激昂。捐生:舍弃生命。正义凛然地献出生命。
- 2
-
慷慨仗义 [ kāng kǎi zhàng yì ]
仗义:讲义气。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。
黄兄慷慨仗义,弟虽力薄,亦可少助之。(清 黄小配《洪秀全演义》第九回)
- 3
-
慷慨输将 [ kāng kǎi shū jiāng ]
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。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。
郭沫若《学生时代·创造十年续篇》:“中国人虽然捉襟见肘,也曾慷慨输将,在那时学艺社是尽了很大的力量的。”
- 4
-
慷慨陈词 [ kāng kǎi chén cí ]
慷慨:意气激昂;情绪激动;陈:述说。意气昂扬;情绪激动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见解。也作“慷慨陈义”。
元末群盗纵横,时事不堪言矣。诗家慷慨陈词,多衰飒无余地。(潘德舆《养一斋诗话》)
- 5
-
慨然允诺 [ kǎi rán yǔn nuò ]
慨然:慷慨、爽快。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。
他慨然允诺一定会帮你渡过难关
- 6
-
慷慨赴义 [ kāng kǎi fù yì ]
慷慨:意气激昂,情绪激动。赴义:为正义而死。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。
材伏哭叩头,举火,烈妇死,三十余人从死,其慷慨赴义如此。(清 王猷定《梁烈妇传》)
- 7
-
慷慨激扬 [ kāng kǎi jī yáng ]
激扬:振奋昂扬。精神振奋,意气昂扬。形容情绪、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。
- 8
-
慨当以慷 [ kǎi dāng yǐ kāng ]
与“慷慨”意思相同,指充满正气,情绪激动。“当以”无实际意义。
与知己别来十年,而此生遭际,慨当以慷,乃有出于契阔之外者。(清 侯方域《复倪玉纯书》)
- 9
-
慷慨激昂 [ kāng kǎi jī áng ]
慷慨:充满正气;情绪激动。激昂:振奋昂扬。形容精神振奋;意气昂扬。
在东京聚首时,一谈到国事上来,总要谈得慷慨激昂,而且有点口角流沫。(郭沫若《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续篇》)
- 10
-
慷慨解囊 [ kāng kǎi jiě náng ]
慷慨:大方;不吝惜;囊:口袋;指钱袋。非常豪爽地打开钱袋;拿出钱来。指十分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。
因此只得不揣冒昧,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,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?(姚雪垠雪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八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