灭此朝食

miè cǐ zhāo shí
此:代词;指敌人;朝食:吃早饭。意思是消灭了这伙敌人再吃早饭。表示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或对敌人的仇恨蔑视。
灭此朝食

灭此朝食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miè cǐ zhāo shí

  • 注音:

    ㄇ一ㄝˋ ㄘˇ ㄓㄠ ㄕˊ

  • 解释:

    此:代词;指敌人;朝食:吃早饭。意思是消灭了这伙敌人再吃早饭。表示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或对敌人的仇恨蔑视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二年》:“齐侯曰:‘余姑翦灭此而朝食!’”

  • 例子:

    广东之于桂军,骎有灭此朝食之势。(章炳麟《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》)

  • 辨析:

    “此”,不能写作“些”。

  • 用法:

   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
  • 感情:

    灭此朝食是褒义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破釜沉舟

  • 英语:

    wipe out the enemy before breakfast

灭此朝食成语接龙:

1
食不下咽 [ shí bù xià yàn ]

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。形容忧心忡忡,不思饮食。

这顿饭虽说也有鸡、鸭、鱼、肉,可是当伙计的都提心吊胆,食不下咽。(欧阳山《苦斗》七三)

2
咽喉要地 [ yān hóu yào dì ]

一种军事地理形势。指军事上像咽喉一样十分要害的地方。

我们要尽快占领这块咽喉要地

3
地上天官 [ dì shàng tiān guān ]

比喻社会生活繁华安乐。

4
官不威,爪牙威 [ guān bù wēi,zhǎo yá wēi ]

爪牙:比喻辅佐的人。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,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

5
威仪孔时 [ wēi yí kǒng shí ]

威仪:庄严的仪容和举止;孔:甚,很。仪容严肃,举止庄重,很合时宜。

6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
7
来世不可待 [ lái shì bù kě dài ]

对于未来的事,不可期望等待。

8
待人接物 [ dài rén jiē wù ]

物:人物;人们。接待交往各种人物。指平时与人相处。

他对事能从各方面看,能有充分的谅解精神,因此他的待人接物都有很合理的态度。(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 流亡》)

9
物不平则鸣 [ wù bù píng zé míng ]

平:公平;鸣:发出声音。指人或事物遇到不公正的待遇,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。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8回:“怨不得芳官,自古道‘物不平则鸣’。”

10
鸣于乔木 [ míng yú qiáo mù ]

《诗·小雅·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后以“鸣于乔木”比喻仕进达于高位。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鸣于乔木,乃金声而玉振之。”

相关成语:

1
灭虢取虞 [ miè guó qǔ yú ]

比喻攻击甲国时先稳住乙国,等灭掉甲国后再灭乙国。

今先定西蜀,乘顺流之势,水陆并进,并吞东吴,此“灭虢取虞”之道也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一十五回)

2
靡衣媮食 [ mǐ yī tōu shí ]

靡:华丽;媮:苟且。身穿丽服,苟且而食。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。

3
目食耳视 [ mù shí ěr shì ]

用眼睛吃,用耳朵看。比喻颠倒错乱。

4
鸣野食苹 [ míng yě shí píng ]

比喻诚心待人,同甘共苦。

宋·苏辙《笏记》:“醉酒饱德,虽喜太平之风;鸣野食苹,未展尽心之报。”

5
灭门绝户 [ miè mén jué hù ]

全家死尽,无一幸免。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12回:“谁知你是灭门绝户之祸根也!”

6
莫此为甚 [ mò cǐ wéi shèn ]

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。多指不良倾向或形势严重。

宋·洪迈《容斋三笔·枢密称呼》:“名不雅古,莫此为甚。”

7
靡衣偷食 [ mǐ yī tōu shí ]

靡:华丽;偷:苟且。美衣甘食,苟且偷生

昔毛玠在朝,士大夫不敢靡衣偷食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

8
暮翠朝红 [ mù cuì cháo hóng ]

形容爱情不专一。

9
灭绝人性 [ miè jué rén xìng ]

灭绝:完全失去;人性:人的性情。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。形容极端残忍;像野兽一样。

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大屠杀,我死难同胞达三十余万。

10
灭顶之灾 [ miè dǐng zhī zāi ]

灭:淹灭;顶:头顶。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。比喻致命的、毁灭性的灾难。

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,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。(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)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