训格之言

xùn gé zhī yán
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。
训格之言

训格之言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xùn gé zhī yán

  • 注音:

    ㄒㄨㄣˋ ㄍㄜˊ ㄓ 一ㄢˊ

  • 解释:

    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孔子家语·五仪》:“所谓庸人者,心不存慎终之规,口不吐训格之言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明·赵南星《明敕赠吏科都给事中继川魏公碑》:“夫训格之言, 可剿袭也;中绳之行,可假托也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
  • 感情:

    训格之言是中性词。

训格之言成语接龙:

1
言三语四 [ yán sān yǔ sì ]

形容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。
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1回:“便惹得那些轻薄男人,言三语四的,岂不从此多事?”

2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3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4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5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6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7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
8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
9
来世不可待 [ lái shì bù kě dài ]

对于未来的事,不可期望等待。

10
待人接物 [ dài rén jiē wù ]

物:人物;人们。接待交往各种人物。指平时与人相处。

他对事能从各方面看,能有充分的谅解精神,因此他的待人接物都有很合理的态度。(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 流亡》)

相关成语:

1
压卷之作 [ yā juàn zhī zuò ]

压:超过。指诗文书画中能超过其它同类作品的、最出色的作品。

2
延津之合 [ yán jīn zhī hé ]

见“延津剑合”。

3
言必有物 [ yán bì yǒu wù ]

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。

4
言必有中 [ yán bì yǒu zhòng ]

中:关键的地方。不说则已;一说就说到点子上。指说话很中肯。

她这个人虽不是能言善辩,但言必有中。

5
言不达意 [ yán bù dá yì ]

亦作“言不逮意”。说的话不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内容。

6
言不逮意 [ yán bù dǎi yì ]

见“言不达意”。

7
言不二价 [ yán bù èr jià ]

见“言无二价”。

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25章:“你那是金口玉牙吗?言不二价吗?”

8
言不顾行 [ yán bù gù xíng ]

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。

但无论怎样,由这儿又可以看出,申子这个人是怎样的言不顾行。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前期法家的批判》

9
言不及行 [ yán bù jí xíng ]

谓言行不一。

10
言不尽意 [ yán bù jìn yì ]

言:说的话;尽:完全。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。多用于信的末尾。

朱自清《诗文评的发展》:“而道家不信赖语言,以为\'言不尽意\',所以崇尚\'无端崖之辞\'。”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