矫国更俗

jiǎo guó gēng sú
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同“矫国革俗”。
矫国更俗

矫国更俗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jiǎo guó gēng sú

  • 注音:

    ㄐ一ㄠˇ ㄍㄨㄛˊ ㄍㄥ ㄙㄨˊ

  • 解释:

    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同“矫国革俗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战国策 齐策六》:“矫国革俗于天下,功名可立也。”《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》作“矫国更俗”。司马贞索隐:“矫正国事,改更弊俗也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改变风俗。

  • 感情:

    矫国更俗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矫国革俗

矫国更俗成语接龙:

1
俗下文字 [ sú xià wén zì ]

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。

明·徐渭《<胡公文集>序》:“至于应事作俗下文字,下笔令人惭,小惭者人以为小好,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。”

2
字夹风霜 [ zì jiā fēng shuāng ]

夹:夹杂、搀杂。字句里夹杂着风霜。比喻文章森严而有力。

3
霜凋夏绿 [ shuāng diāo xià lǜ ]

犹言冬去春来。谓时光的流逝。

4
绿叶成荫 [ lǜ yè chéng yīn ]

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。

当年种的小树苗,如今已是绿叶成荫了。

5
荫子封妻 [ yìn zǐ fēng qī ]

妻子得到封号,子孙获得世袭官爵。指建立功业,光耀门庭。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四回:“我累代将家,若得志,为国家提一枝兵马,斩将搴旗,开疆展土,博一个荣封父母,荫子封妻。”

6
妻儿老小 [ qī ér lǎo xiǎo ]

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负担。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4回:“男子汉都去做工了,丢下妻儿老小,好难存活。”

7
小不忍则乱大谋 [ 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]

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。

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三卷第12回:“小不忍则乱大谋,赵谦想到这一点,便勉强挤出一点干笑来。”

8
谋为不轨 [ móu wéi bù guǐ ]

指准备做违反法纪的事或搞叛乱活动。

鲁迅《两地书》序言:“这并非为了消灭‘谋为不轨’的痕迹,不过以为因通信而累及别人,是很无谓的。”

9
轨物范世 [ guǐ wù fàn shì ]

指作事物的规范、世人的榜样。

10
世上无难事 [ shì shàng wú nán shì ]

天下没有难事。

毛泽东《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》词:“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”

相关成语:

1
矫情饰行 [ jiǎo qíng shì xíng ]

掩饰实情,故作姿态。同“矫情饰貌”。

2
矫情干誉 [ jiǎo qíng gān yù ]

故违常情,以求美誉。

既不是惹祸招非,难道是矫情干誉?明 无名氏《鸣凤记 鹤楼赴义》

3
矫若游龙 [ jiǎo ruò yóu lóng ]

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,或舞姿婀娜。同“矫若惊龙”。
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六回:“正在绳上忽低忽昂地走来走去,大有矫若游龙、翩若惊鸿之势。”

4
矫世变俗 [ jiǎo shì biàn sú ]

指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。

5
矫世励俗 [ jiǎo shì lì sú ]

矫世:纠正世风。励:鼓励。改变颓废的世风,鼓励淳厚的民俗。

6
矫世厉俗 [ jiǎo shì lì sú ]

改变颓废的世风,鼓励淳厚的民俗。同“矫世励俗”。

7
矫枉过当 [ jiǎo wǎng guò dāng ]

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

盖文人矫枉过当,有为而言也。清 施闰章《重刻〈何大复诗集〉序》

8
矫枉过直 [ jiǎo wǎng guò zhí ]

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

学问之汩没性灵,至是已极,物极必反,矫枉过直。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四章第四节

9
矫枉过中 [ jiǎo wǎng guò zhōng ]

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。同“矫枉过正”。

他有更张,随事谏止,不少循默。然无矫枉过中之失,故能不亟有徐,进退有道,在元祐诸臣中,身名俱全,亦难矣哉!《宋史 王存孙固等传论》

10
矫尾厉角 [ jiǎo wěi lì jiǎo ]

形容逞强好胜、趾高气扬的模样。矫尾,翘尾巴。厉角,磨头角。

印累绶若之徒,其必矫尾厉角,而与天地之机为难者,其用心盖见矣!严复《论世变之亟》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