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舟遇风

tóng zhōu yù fēng
比喻同遭逆境。
同舟遇风

同舟遇风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tóng zhōu yù fēng

  • 注音:

    ㄊㄨㄥˊ ㄓㄡ ㄩˋ ㄈㄥ

  • 解释:

    比喻同遭逆境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宋·苏轼《钟子翼哀辞》引:“同舟遇风,胡越可使为左右手,况吾民乎!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。

  • 感情:

    同舟遇风是中性词。

同舟遇风成语接龙:

1
风不鸣条 [ fēng bù míng tiáo ]

和风轻拂,树枝不发出声响。比喻社会安定。

却道数十年,真是五日一风,十日一雨,风不鸣条,雨不破块,夜湿昼晴,信是太平有象。(《醒世姻缘》第二十四回)

2
条三窝四 [ tiáo sān wō sì ]

搬弄是非,挑拔离间。

3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4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5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6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7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8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
9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
10
来世不可待 [ lái shì bù kě dài ]

对于未来的事,不可期望等待。

相关成语:

1
同归殊涂 [ tóng guī shū tú ]

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原谓天下万事初虽异,然终究同归于一。后泛指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。

汉·荀悦《汉纪·平帝纪》:“昔秦燔诗书以立私议,莽诵六经以文奸言,同归殊涂,俱用亡灭。”

2
同类相从 [ tóng lèi xiāng cóng ]

谓物之同类者互相依从。

3
同类相求 [ tóng lèi xiāng qiú ]

谓物之同类者互相聚合。

同类相求,他们很容易结合的

4
同明相照 [ tóng míng xiāng zhào ]

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。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。

清·曾国藩《湘乡县宾兴堂记》:“同明相照,同气相求,何其翕应若此!”

5
同利相死 [ tóng lì xiāng sǐ ]

谓有共同利益,就能舍命相助。

6
同年而语 [ tóng nián ér yǔ ]

犹言相提并论。

梁启超《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》:“然正以权限严明故,故行政部有莫大之威权,非他种政体可同年而语。”

7
同气相求 [ tóng qì xiāng qiú ]

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。

孙犁《澹定集 金梅<文海求珠集>序》:“要视作家如友朋,同气相求,体会其甘苦。”

8
同日而论 [ tóng rì ér lùn ]

犹言相提并论。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李国传》:“明公踵伯成之高,全不朽之誉,岂与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!”

9
同日而言 [ tóng rì ér yán ]

同“同日而论”。

10
同声共气 [ tóng shēng gòng qì ]

比喻亲密无间,志趣相合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