蛮触之争

mán chù zhī zhēng
蛮:蛮氏;触:触氏。《庄子》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,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。
蛮触之争

蛮触之争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mán chù zhī zhēng

  • 注音:

    ㄇㄢˊ ㄔㄨˋ ㄓ ㄓㄥ

  • 解释:

    蛮:蛮氏;触:触氏。《庄子》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,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有国于蜗之左角者,曰触氏,有国于蜗之右角者,曰蛮氏。时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,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清·王夫之《姜斋诗话》下卷:“蛮触之争,要于兴、观、群、怨,丝毫未有当也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指非正义战争。

  • 感情:

    蛮触之争是贬义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蛮触相争、蛮争触斗

  • 英语:

    a worthless death struggle over a trifling matter

蛮触之争成语接龙:

1
争先士卒 [ zhēng xiān shì zú ]

士卒:士兵。指作战勇敢,都争先在前。

2
卒岁穷年 [ zú suì qióng nián ]

卒:终了,岁:年;穷:完了。指整年。

3
年丰岁稔 [ nián fēng suì rěn ]

稔:庄稼成熟。年成好,庄稼大丰收。

4
稔恶不悛 [ rěn è bù quān ]

长期作恶而不悔改。

按诸公皆一时名硕,用之多不尽其材,而稔恶不悛如汪鋐者,乃持权久任如此。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吏部一 屡兼二品正卿》

6
不一而足 [ bù yī ér zú ]

足:充足;足够。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。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;反复出现;不能一一列举。

两边摆地摊,售卖农家器具及乡下日用物件的,不一而足。(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一回)

7
足上首下 [ zú shàng shǒu xià ]

脚在上,头在下。比喻长幼尊卑相互颠倒。

8
下不为例 [ xià bù wéi lì ]

例:先例。下一次不能以这次为例子照样做。指只通融或宽恕这一次;以后不允许再做。

既然如此,只此一次,下不为例如何?(清 张春帆《宦海》第十八回)

9
例直禁简 [ lì zhí jìn jiǎn ]

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,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。

10
简丝数米 [ jiǎn sī shǔ mǐ ]

简择丝缕,查点米粒。比喻工作琐细。

相关成语:

1
窃簪之臣 [ qiè zān zhī chén ]

簪:簪子。比喻拥有一种微末技能可以排除危难的人。

2
趋之如鹜 [ qū zhī rú wù ]

趋:快走;鹜:野鸭。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。比喻很多人竞相追逐某一事物。

茅盾《脱险杂记》:“早上起来还没吃东西,自然大家趋之如鹜。”

3
跂予望之 [ qì yǔ wàng zhī ]

跂:抬起。抬起脚跟远望。

他跂予望之,希望她能早日回来

4
泉下之客 [ quán xià zhī kè ]

泉:黄泉。指做鬼

5
群枉之门 [ qún wǎng zhī mén ]

枉:奸邪。指各种歪门邪道。

6
去梯之言 [ qù tī zhī yán ]

除去梯子后说的话。比喻绝密的话

《南史·蔡廓附传》:“仆荷眷深重,故吐去梯之言,公宜详其祸福。”

7
千乘之国 [ qiān shèng zhī guó ]

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。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。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61回:“说来说去都是千乘之国,不知支那之外,更有五洲万国的了。”

8
千乘之王 [ qiān shèng zhī wáng ]

千:极言其多。指天子。

9
迁乔之望 [ qiān qiáo zhī wàng ]

迁乔:升职或迁居。高升的希望。

10
千秋之后 [ qiān qiū zhī hòu ]

人死后的婉称。

待我千秋之后,你可以为所欲为了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