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门心思

yī mén xīn sī
一心一意。
一门心思

一门心思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yī mén xīn sī

  • 注音:

    一 ㄇㄣˊ ㄒ一ㄣ ㄙ

  • 解释:

    一心一意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孙华炳《重赏之下》:“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,什么也不顾了,一门心思钻研起来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他一门心思搞技术革新

  • 用法:

    作状语;指一心一意。

  • 谜语:

    闷想

  • 感情:

    一门心思是褒义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一心一意

  • 反义:

    三心二意

  • 英语:

    heart and soul(wholeheartedly)

一门心思成语接龙:

1
思不出位 [ sī bù chū wèi ]

考虑事情不超过自己的职分。

《魏书 任城王澄传》:“但宜各守其职,思不出位,洁己以励时。”

2
位不期骄 [ wèi bù qī jiāo ]

指地位高了,就会骄傲。

3
骄佚奢淫 [ jiāo yì shē yín ]

同“骄奢淫逸”。

4
淫学流说 [ yín xué liú shuō ]

淫:浮华;流说:指不合正道的邪说。浮华的学问,不合正道的邪说。

5
说一不二 [ shuō yī bù èr ]

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

穷苦人们起来,在村里说一不二!(梁斌《红旗谱》十八)

6
二一添作五 [ èr yī tiān zuò wǔ ]

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,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。比喻双方平分。

我们一言为定,不管赚多赚少,二一添作五。

7
五世其昌 [ wǔ shì qí chāng ]

世:代;其:时间副词,交要。五世之后,子孙昌盛。旧时用于祝人新婚。

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萧瑟洋场》:“叫徐世昌。五世其昌的世昌。”

8
昌亭之客 [ chāng tíng zhī kè ]

下乡(属江苏省淮阴市)南昌亭长的食客。原指汉淮阴侯韩信。后以借指怀才未遇而暂寄人篱下者。

若使恩裁口腹,空留安邑之宾;惠阙始终,取恨昌亭之客。唐·王勃《为人与蜀城父老第二书》

9
客囊羞涩 [ kè náng xiū sè ]

囊:口袋;羞涩:难为情。指旅途中缺乏钱财。

10
涩于言论 [ sè yú yán lùn ]

形容说话迟钝。

相关成语:

1
一年半载 [ yī nián bàn zǎi ]

约计一年或半年。表示时间不长。

若小弟侥幸,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,到任一年半载,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,倒不值甚么。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)

2
一概而论 [ yī gài ér lùn ]

概:古代量粮食时刮平斗槲的木棍;一概:一律。用同一个标准来评论、看待或处理。多形容不分性质、不加区别地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。

我们对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,决不能一概而论。

3
一语道破 [ yī yǔ dào pò ]

一句话就说穿(语:话;道:说)。比喻话说到了本质上或击中要害。

老王是个爽快人,他不顾旁人眼色,一语道破玄机。

4
一干二净 [ yī gān èr jìng ]

形容非常干净;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。

从前学过的一点天文学知识,长期不用,早忘得一干二净。

5
一针见血 [ yī zhēn jiàn xiě ]

一针刺下去就见到血。常用来比喻说话(或写文章)简明扼要;能抓住本质;切中要害。

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?不错,党八股中中国有,外国也有,可见是通病。(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)

6
语重心长 [ yǔ zhòng xīn cháng ]

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

他这些语重心长的话,深深地打劫了我的心。

7
一气呵成 [ yī qì hē chéng ]

呵:呼气。一口气做成。形容文章结构紧凑;文气连贯。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;迅速不间断地完成。

北曲之介白者每折不过数言,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,亦皆一气呵成,无有断续。(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宾白第四》)

8
一视同仁 [ yī shì tóng rén ]

视:看待;仁:仁爱。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。比喻平等待人;不分厚薄亲疏。

警察却不怕自行车,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。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,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。(朱自清《回来杂记》)

9
一举两得 [ yī jǔ liǎng dé ]

举:做事。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。

一则免楚之患,二则激晋之来,岂非一举两得?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十一回)

10
摇身一变 [ yáo shēn yī biàn ]

摇晃一下身子;就改变了身份。形容变化得快。旧小说中指有神通的人用法术使自己变成别的形体。

就这样铁路总公司的第七次的股东大会摇身一变变成了川汉铁路的“保路同志会”。(郭沫若《反正前后》)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