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急无君子

shì jí wú jūn zǐ
谓人到紧急关头,就顾不得讲规矩、礼貌了。
事急无君子

事急无君子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shì jí wú jūn zǐ

  • 注音:

    ㄕˋ ㄐ一ˊ ㄨˊ ㄐㄨㄣ ㄗˇ

  • 解释:

    谓人到紧急关头,就顾不得讲规矩、礼貌了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清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:“邦杰道:‘好一匹马,不知何人的?如今事急无君子,只得借他来骑骑。’”

  • 例子:

    叔宝跟进城门,事急无君子,当街跪下禀道:‘小的是山东济南府解户,伺候老爷领回批。清 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七回

  • 用法: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。

  • 感情:

    事急无君子是中性词。

  • 英语:

    Urgency makes one neglect manners.

事急无君子成语接龙:

1
子不语怪 [ zǐ bù yǔ guài ]

子:孔子;语:谈论。指不谈怪异一类事情。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:“然虽如此,又道是子不语怪,且搁过一阵。”

2
怪事咄咄 [ guài shì duō duō ]

同“咄咄怪事”。

3
咄咄书空 [ duō duō shū kōng ]

《晋书·殷浩传》载殷浩虽被黜放,口无怨言,但终日书空作“咄咄怪事”四字。后以“咄咄书空”形容失志、懊恨之态。

[梁鼎芬]既失志,有咄咄书空之感,去秋,遂因政变作符命数篇,诗以记之。章炳麟《梁园客》诗自注

4
空中楼阁 [ kōng zhōng lóu gé ]

建造在半空中的楼阁。个别时候比喻崇高的人格;旷达的胸襟。一般比喻虚构的事物。现多用来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、计划及空想。

实者,就事敷陈,不假造作,有根有据之谓也;虚者,空中楼阁,随意构成,无影无形之谓也。(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结构第一》)

6
楼台亭阁 [ lóu tái tíng gé ]

楼:多层建筑物;台:高而平,可供眺望的建筑物;亭:有顶无墙供游息建筑物;阁:楼房一种。统指多种供休息、游赏的建筑物。

除了楼台亭阁之处,单是厅堂,就有三十八处。(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五回。)

8
亭亭玉立 [ tíng tíng yù lì ]

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。亭亭:高耸直立的样子;玉立:比喻身材高而美丽。

花型小,比起亭亭玉立的荷花远逊。(郭沫若《百花齐放 睡莲》)

9
立业安邦 [ lì yè ān bāng ]

建立国家,安定天下。同“立国安邦”。

10
邦以民为本 [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]

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,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。治国应以安民、得民作为根本。

邦以民为本,鱼饥费香饵。(唐 杜甫《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》)

相关成语:

1
事无三不成 [ shì wú sān bù chéng ]

谓办事非经多次努力不会轻易成功。

老嬷嬷道:“只怕说他不过。虽然如此,常言道,事无三不成。这遭却是两遭了,老身只得替你再回他去。”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

2
无巧不成话 [ wú qiǎo bù chéng huà ]

比喻事情十分凑巧。同“无巧不成书”。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35回:“常言道:‘无巧不成话。’即只鹿,刚刚跑到那林边,被那使刀的女子,加上一箭。”

3
无所施其伎 [ wú suǒ shī qí jì ]

没有办法施展其伎俩手段。同“无所施其技”。

4
无所错手足 [ wú suǒ cuò shǒu zú ]

不知如何安放手足。形容没有办法,不知如何是好。

5
无所施其技 [ wú suǒ shī qí jì ]

没有办法施展其伎俩手段。

6
急来抱佛脚 [ jí lái bào fó jiǎo ]

急:紧急,危急。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。

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二章:“他可不是推三阻四,非等着急来抱佛脚的人。”

7
无所措手足 [ wú suǒ cuò shǒu zú ]

手脚没有地方放。形容没有办法,不知如何是好。

蒋光慈《少年飘泊者》:“当时我眼睁睁地看着父母的死尸,简直无所措手足,不知怎么办才好。”

8
急急如律令 [ jí jí rú lǜ lìng ]

本是汉代公文用语,后来道士或巫师亦用于符咒的末尾。如同法律命令,必须立即遵照执行。

有鬼有鬼,撮盐入水,太上老君,急急如律令,欶。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

9
无立锥之地 [ wú lì zhuī zhī dì ]

没有立锥子的地方。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。后常形容贫穷。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郭丹传》:“君有四子,而无立锥之地。”

10
像煞有介事 [ xiàng shà yǒu jiè shì ]

指似乎真有其事。多用以形容小题大作或装腔作势的样子。

至于所谓当场夺获的手枪,虽然像煞有介事地举出号数,使人相信,但我总奇怪。朱自清《执政府大屠杀记》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