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辟斧钺

bù bì fǔ yuè
斧钺:古代的兵器。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。形容将士英勇无畏,或烈士忠义不屈。
不辟斧钺

不辟斧钺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bù bì fǔ yuè

  • 注音:

    ㄅㄨˋ ㄅ一ˋ ㄈㄨˇ ㄩㄝˋ

  • 解释:

    斧钺:古代的兵器。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。形容将士英勇无畏,或烈士忠义不屈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汉书 赵充国传》:“不敢避斧钺之诛。”

不辟斧钺成语接龙:

2
斧破斨缺 [ fǔ pò miàn quē ]

谓武器破损残缺。语本《诗·豳风·破斧》:“既破我斧,又缺我斨。”

结果是怎样呢?他一去便打了三年,弄得来斧破斨缺,一般的士兵都怨望起来了。郭沫若《中国古代社会研究》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

3
缺一不可 [ quē yī bù kě ]

少一样也不行。

每个学生都要德智体全面发展,三者缺一不可。

4
可一而不可再 [ kě yī ér bù kě zài ]

再:两次或第二次。指只可以做一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。
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侠女》:“戒生曰:‘事可一而不可再。’生不应而归。”

5
再三再四 [ zài sān zài sì ]

重复好几次。

再三再四拉他丛,他又跪下告了坐,方敢在底下一个凳子上坐了。(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五回)

6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7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8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9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10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相关成语:

1
不避艰险 [ bù bì jiān xiǎn ]

不畏惧艰难险阻。

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56回:“每与周军相值,奋力角斗,不避艰险。”

2
不避水火 [ bù bì shuǐ huǒ ]

指不畏凶险。

3
不便水土 [ bù biàn shuǐ tǔ ]

同“不服水土”。

4
不辨菽麦 [ bù biàn shū mài ]

辨:分清;菽:豆类。分不清豆子和麦子。形容愚昧无知;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

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。(郭沫若《银杏》)

5
不辨菽粟 [ bù biàn shū sù ]

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小米。形容愚笨无知。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

6
不辩菽麦 [ bù biàn shū mài ]

分不清哪是豆子,哪是麦子。形容愚笨无知。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。

7
不步人脚 [ bù bù rén jiǎo ]

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。比喻不因循守旧。

8
不测之罪 [ bù cè zhī zuì ]

指大罪,死罪。

莫非朝议以我前罪尚轻,又加以不测之罪么?《好逑传》第十三回

9
不逞之徒 [ bù chěng zhī tú ]

不逞:不得志,不如意;徒:人(含贬义)。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。

如有不逞之徒假托民军,借端扰害治安,即为人民公敌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六十八回)

10
不得开交 [ bù dé kāi jiāo ]

交:相错,纠缠。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。

我已经忙得不得开交了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