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相
nèi xiāng 唐开元二十六年,改翰林供奉为学士,专掌内命,参裁朝廷大议,人称“内相”。《旧唐书·陆贽传》:“及出居艰阻之中,虽有宰臣,而谋猷参决,多出于贽,故当时目为'内相'。”后以“内相”为翰林学士的别称。
内相读音
内相的词语解释
词语解释
内相[ nèi xiāng ]
⒈ 唐开元二十六年,改翰林供奉为学士,专掌内命,参裁朝廷大议,人称“内相”。《旧唐书·陆贽传》:“及出居艰阻之中,虽有宰臣,而谋猷参决,多出于贽,故当时目为'内相'。”后以“内相”为翰林学士的别称。
⒉ 指宫中太监。
引证解释
⒈ 唐 开元 二十六年,改翰林供奉为学士,专掌内命,参裁朝廷大议,人称“内相”。
引《旧唐书·陆贽传》:“及出居艰阻之中,虽有宰臣,而谋猷参决,多出于 贄,故当时目为‘内相’。”
后以“内相”为翰林学士的别称。 宋 梅尧臣 《永叔内翰见访》诗:“内相能来顾,为郎乐有餘。”
清 赵翼 《汪文端师殁已数月和泪渍墨以诗哭之凡一千字》:“作楫中朝望,和羹内相权。”
⒉ 指宫中太监。
引《红楼梦》第八三回:“门上人进来回説:‘有两个内相在外,要见二位老爷呢。’……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。”
国语辞典
内相[ nèi xiàng ]
⒈ 唐翰林学士的美称。专掌内命,参与朝廷议案。
引《旧唐书·卷一三九·陆贽传》:「贽初入翰林……虽有宰臣,而谋猷参决,多出于贽,故当时目为『内相』。」
⒉ 太监、宦官。
引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二》:「当今内相当权,广有私路,可以得官。」
⒊ 称人妻善治家者。
⒋ 日本的内务省大臣,掌管内政,相当于内政部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