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惊胆寒

xīn jīng dǎn hán
同“心惊胆战”。
心惊胆寒

心惊胆寒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xīn jīng dǎn hán

  • 注音:

    ㄒ一ㄣ ㄐ一ㄥ ㄉㄢˇ ㄏㄢˊ

  • 解释:

    同“心惊胆战”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·李日华《南西厢记·飞虎授首》:“心惊胆寒,浑身上淋漓雨汗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阿来《尘埃落定》第二章:“土司这种笑声会使人心惊胆寒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。

  • 感情:

    心惊胆寒是贬义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心惊胆战、心惊胆裂、心惊胆丧

  • 英语:

    be in terror of

心惊胆寒成语接龙:

1
寒冬腊月 [ hán dōng là yuè ]

腊月:农历十二月。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。

寒冬腊月大雪纷飞,漫山遍野一片白色。

2
月下星前 [ yuè xià xīng qián ]

指月夜良宵。

3
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 [ qián bù bā cūn,hòu bù bā diàn ]

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。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。

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四部:“早晓得这样,我们就不慌动手,现在弄得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的……”

5
巴三揽四 [ bā sān lǎn sì ]

形容说话东拉西扯。

6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7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8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9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10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相关成语:

1
心惊胆裂 [ xīn jīng dǎn liè ]

同“心惊胆战”。

张东林《古城春色》第一部:“可是最使他心惊胆裂的是后屁股上发现了解放军的主力部队。”

2
心惊胆落 [ xīn jīng dǎn luò ]

同“心惊胆战”。

3
心惊肉战 [ xīn jīng ròu zhàn ]

见“心惊肉跳”。

明·无名氏《包青天奇案》第四卷:“我见此也心惊肉战,全没兴了。”

4
躭惊受怕 [ xīn jīng shòu pà ]

犹言担受惊吓。

5
心旌摇摇 [ xīn jīng yáo yáo ]

心神飘忽不定;就像旌旗随风飘摇。心神不定;情思起伏;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。旌:旗子。

正是郑元勋朝思暮想的那把复社盟主的金交椅,这就使郑元勋变得有点眼花缭乱,心旌摇摇。

6
心开目明 [ xīn kāi mù míng ]

犹心明眼亮。

宋·苏轼《读坛经》:“近读《六祖坛经》,指说法报化三身,使人心开目明。”

7
心口相应 [ xīn kǒu xiāng yīng ]

想的与说的相一致。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若得嫂嫂这般做主最好;只要心口相应,却不要心头不似口头。”

8
心旷神飞 [ xīn kuàng shén fēi ]

犹言心境愉悦,飘飘欲仙。

9
心旷神恬 [ xīn kuàng shén tián ]

同“心旷神怡”。

10
心旷神愉 [ xīn kuàng shén yú ]

同“心旷神怡”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