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诬丑诋

tòng wū chǒu dǐ
尽情诬蔑,用很难听的话毁谤。
痛诬丑诋

痛诬丑诋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tòng wū chǒu dǐ

  • 注音:

    ㄊㄨㄥˋ ㄨ ㄔㄡˇ ㄉ一ˇ

  • 解释:

    尽情诬蔑,用很难听的话毁谤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清 薛福成《庸庵笔记 轶闻 〈盾鼻随闻录〉当毁》:“[汪堃所著《盾鼻随闻录》对]何氏自文安公凌汉以下,并逮其家妇孺,无不痛诬丑诋,至令人不忍观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  • 感情:

    痛诬丑诋是贬义词。

痛诬丑诋成语接龙:

2
丑事外扬 [ chǒu shì wài yáng ]

不光彩、见不得人的事在外面到处传扬。

我们不希望丑事外扬

3
扬厉铺张 [ yáng lì pù zhāng ]

夸大渲染。

4
张三吕四 [ zhāng sān lǚ sì ]

泛指某人或某些人。

5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6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7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8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9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10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
相关成语:

1
痛下针砭 [ tòng xià zhēn biān ]

针砭: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。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,以便改正。

《清史稿·艺术传·徐大椿》:“《慎疾刍言》,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,多惊心动魄之语。”

2
痛心切骨 [ tòng xīn qiè gǔ ]

伤痛透到骨头里。形容悲愤之至。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。

只有那疏疏密密的枯枝,时时战颤,忍着百般痛心切骨的苦恼,静待远遥远未来的春意呢。瞿秋白《饿乡纪程》十三

3
痛自创艾 [ tòng zì chuāng yì ]

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,重新做人。

4
痛心绝气 [ tòng xīn jué qì ]

形容悲愤到极点。

5
痛心伤臆 [ tòng xīn shāng yì ]

形容悲痛到极点。

6
痛抱西河 [ tòng bào xī hé ]

比喻丧子之痛。

7
痛可言邪 [ tòng kě yán xié ]

这种悲痛怎么能说得出呢?

8
头痛额热 [ tóu tòng é rè ]

见“头疼脑热”。

9
头痛脑热 [ tóu tòng nǎo rè ]

见“头疼脑热”。

马烽《吕梁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谁家小娃娃头痛脑热,都请她去看一看。”

10
痛哭流涕 [ tòng kū liú tì ]

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。痛哭:尽情大哭;涕:眼泪。

我怎能忍心告诉他,使这个老人痛哭流涕呢?(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六章)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