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央西浼

dōng yāng xī měi
谓到处恳求请托。
东央西浼

东央西浼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dōng yāng xī měi

  • 注音:

    ㄉㄨㄥ 一ㄤ ㄒ一 ㄇㄟˇ

  • 解释:

    谓到处恳求请托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歧路灯》第八四回:“王象荩承主母之命,遵依程公条例,东央西浼,托产行寻售主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  • 感情:

    东央西浼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东央西告

东央西浼成语接龙:

2
西台痛哭 [ xī tái tòng kū ]

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。八年后,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,并作《登西台恸哭记》以记其事。后用以称亡国之痛。

风流十年无遗爱,谁解西台痛哭诗。叶叶《书壬子宫驼记后》诗

3
哭丧着脸 [ kū sāng zhe liǎn ]

心里不愉快,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。
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十章:“金光亮一个人跪在老地主的坟前,哭丧着脸开始了他的祭祖仪式。”

4
脸无人色 [ liǎn wú rén sè ]

形容极端恐惧。

5
色中饿鬼 [ sè zhōng è guǐ ]

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

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一卷第二回:“怎奈这个皇上是个色中饿鬼。”

6
鬼使神差 [ guǐ shǐ shén chāi ]

鬼神暗中支配着。比喻行动不由自主;事出意外。

正是呢,这是一高兴起灶,鬼使神差来了这些人。(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十九回)

7
差三错四 [ chā sān cuò sì ]

颠倒错乱。

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,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。(《元曲选 合同文字》)

8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9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10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相关成语:

1
东扬西荡 [ dōng yáng xī dàng ]

谓飘泊无定。

2
东洋大海 [ dōng yáng dà hǎi ]

东洋:东边的大海。泛指无边无际的大海。

丁玲《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》:“她要我把这一切都抛向东洋大海,抛向昆仑山的那边。”

3
东野败驾 [ dōng yě bài jià ]

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。其御左右旋转,合规之圆;进退抑扬,中绳之直。自矜其能,驱马转百圈而不止,结果马力竭尽,以失败而告终。后以此比喻自恃才高,弄巧成拙。

4
东游西荡 [ dōng yóu xī dàng ]

指到处游荡,不务正业。

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三章:“但他本人却反而好像不当一回事,仍旧一天到晚东游西荡。”

5
东游西逛 [ dōng yóu xī guàng ]

同“东游西荡”。

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从未见他办过什么正经事和什么人接触,只是终日东游西逛。”

6
东怨西怒 [ dōng yuàn xī nù ]

谓任意指责别人。

7
东张西觑 [ dōng zhāng xī qù ]

同“东张西望”。

8
东张西张 [ dōng zhāng xī zhāng ]

同“东张西望”。

9
东征西怨 [ dōng zhēng xī yuàn ]

语本《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惟王不迩声色,不殖货利,德懋懋官,功懋懋赏……东征西夷怨,南征北狄怨。”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,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。后因以“东征西怨”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,深受百姓拥戴。

古先哲王,东征西怨。顾予不德,重以劳人。唐·陆贽《重优复兴元府及洋凤州百姓等诏》

10
东支西吾 [ dōng zhī xī wú ]

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。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