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不尽言

shū bù jìn yán
书:书信。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。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。
书不尽言

书不尽言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shū bù jìn yán

  • 注音:

    ㄕㄨ ㄅㄨˋ ㄐ一ㄣˋ 一ㄢˊ

  • 解释:

    书:书信。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。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子曰:‘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’”

  • 例子:

    书不尽言,死待来命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六回)

  • 用法:

    主谓式;作谓语、分句;多作书信结尾用语。

  • 谜语:

    且听下回分解

  • 感情:

    书不尽言是中性词。

  • 近义:

    书不尽意

  • 英语:

    there is more what I want to say but cannot

  • 法语:

    je ne puis exprimer par écrit tout ce que j\'aurais à dire

书不尽言成语接龙:

1
言三语四 [ yán sān yǔ sì ]

形容人多嘴杂,议论纷纷。

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1回:“便惹得那些轻薄男人,言三语四的,岂不从此多事?”

2
四不像 [ sì bù xiàng ]

麋鹿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
老舍《我的‘话’》:“地方语言运用得好,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,毫无精力的、普通官话强得多。”

3
像形夺名 [ xiàng xíng duó míng ]

比拟其形状,而讹易本名。

4
名下无虚 [ míng xià wú xū ]

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。后比喻名不虚传。

今得幸遇,真是名下无虚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

5
虚一而静 [ xū yī ér jìng ]

虚心、专一而冷静地观察事物,就会获得正确的认识。

6
静中思动 [ jìng zhōng sī dòng ]

静:平静,静止;动:变动。指在生活平静中希望有所改变。也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就会向动的方向转化。

7
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
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
8
时不再来 [ shí bù zài lái ]

时:时机。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。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。

事机一失,时不再来,惟望宸断。(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七回)

9
来世不可待 [ lái shì bù kě dài ]

对于未来的事,不可期望等待。

10
待人接物 [ dài rén jiē wù ]

物:人物;人们。接待交往各种人物。指平时与人相处。

他对事能从各方面看,能有充分的谅解精神,因此他的待人接物都有很合理的态度。(邹韬奋《患难余生记 流亡》)

相关成语:

1
水尽鹅飞 [ shuǐ jìn é fēi ]

比喻恩情断绝,各走各的路。也比喻精光,一点儿也不剩。

刘斯奋《白门柳·鸡鸣风雨》第二章:“用不了多久,一样要落得个水尽鹅飞的收场!”

2
时运不齐 [ shí yùn bù qí ]

命运不好。

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<投笔记·桑园劝夫>》:“此际青衫湿更多,时运不齐奈若何。”

3
诗书发冢 [ shī shū fà zhǒng ]

比喻口是心非、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。

清·高珩《<聊斋志异>序》:“不止诗书发冢,《周官》资篡而已。”

4
守正不阿 [ shǒu zhèng bù ē ]

正:公正;阿:偏袒。处理事情公平正直,不讲情面。

刘斯奋《白门柳·夕阳芳草》第11章:“因为执法严猛,守正不阿,眼下颇受皇上信用。”

5
生不逢辰 [ shēng bù féng chén ]

出生就没有碰上好时辰。形容时运不济或慨叹不被人赏识。

你不要总是埋怨自己“生不逢辰”,要自己创造条件,在工作上做出成绩。

6
授受不亲 [ shòu shòu bù qīn ]

授:给予;受:接受。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。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。

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六回:“我常常听见人说:‘男女授受不亲,礼也。’”

7
誓死不二 [ shì sǐ bù èr ]

誓死:立下志愿,至死不变。至死也不变心。形容意志坚定专一。

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,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,心悦诚服,誓死不二。(鲁迅《华盖集 夏三虫》)

8
时不可失 [ shí bù kě shī ]

时:时机,机会;失:错过。抓住时机,不可错过。

此天遣我以报复之机,时不可失。(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十九回)

9
舌挢不下 [ shé jiǎo bù xià ]

挢:翘起。翘起舌头,久久不能放下。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。

次日长闻报,仰面视天,舌挢不能下。(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)

10
四不拗六 [ sì bù niù liù ]

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。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一卷:“辨悟四不拗六,抵当众人不住,只得解开包袱。”

大家在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