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俞泣杖

bó yú qì zhàng
伯俞:古代孝子名。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。
伯俞泣杖

伯俞泣杖读音

  • 读音:

    bó yú qì zhàng

  • 注音:

    ㄅㄛˊ ㄩˊ ㄑ一ˋ ㄓㄤˋ

  • 解释:

    伯俞:古代孝子名。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二卷:“毛义捧檄,为亲之存;伯俞泣杖,因母之老。”

  • 例子:

   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七章:“他向母亲讲说着《伯俞泣杖》、《孟母择邻》、《岳母刺字》的故事。”

  • 用法:

    作宾语、定语;指孝顺父母。

  • 感情:

    伯俞泣杖是中性词。

伯俞泣杖成语接龙:

1
杖头木偶 [ zhàng tóu mù ǒu ]

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、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。比喻受人操纵的人。

他只不过是杖头木偶,得抓住幕后黑手才成

2
偶一为之 [ ǒu yī wéi zhī ]

偶:偶尔;偶然;为:做;干;之:代词;代某件事。偶尔做一回。

我不会写诗,那不过是偶一为之而已。

3
之乎者也 [ zhī hū zhě yě ]

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。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;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;也借指文言文。

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叫人半懂不懂的。

5
者也之乎 [ zhě yě zhī hū ]

者、也、之、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。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。含讽刺意。

见那诗云子曰、者也之乎的人,他就摇首闭目,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。明·刘璋《凤凰池》第一回

7
之乎者也 [ zhī hū zhě yě ]

古代汉语中常用的四个助词。原指浅近的字眼或文章;现多指用文言字眼作文说话;也借指文言文。

他对人说话,总是满口之乎者也,叫人半懂不懂的。

9
者也之乎 [ zhě yě zhī hū ]

者、也、之、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。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。含讽刺意。

见那诗云子曰、者也之乎的人,他就摇首闭目,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。明·刘璋《凤凰池》第一回

相关成语:

1
伯虑愁眠 [ bó lǜ chóu mián ]

伯虑:国名;愁:忧愁。伯虑国民忧虑睡眠。指过虑。

你这是伯虑愁眠,自寻烦恼

2
笞杖徒流 [ chī zhàng tú liú ]

笞:鞭打;杖:棒打;徒:徒刑;流:流放。指古代的四种刑罚。

3
风魔九伯 [ fēng mó jiǔ bó ]

风:通“疯”;风魔:疯癫。疯狂痴癫。

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二折:“才五更天气,你敢风魔九伯,引的我那里去?”

4
风号雨泣 [ fēng háo yǔ qì ]

风声像是怒号,雨声像是哭泣。渲染悲壮的气氛。

5
龙伯钓鳌 [ lóng bó diào áo ]

龙伯:传说中的国名;鳌:大龟。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。比喻非凡的事业。

6
芒鞋竹杖 [ máng xié zhú zhàng ]

芒鞋:草鞋。穿着草鞋,拿着竹杖。

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四折:“子怕腐烂了芒鞋竹杖,尘味了蒲团纸账。”

7
疼心泣血 [ téng xīn qì xuè ]

泣血:十分哀痛。痛煞心田,哭出血泪。

8
痛心泣血 [ tòng xīn qì xuè ]

泣血:流血泪。痛煞心田,哭出血泪。形容十分悲痛。

宋·司马光《乞开言路状》:“臣尝痛心泣血,思救其失。”

9
吞声忍泣 [ tūn shēng rěn qì ]

吞声:有话不敢说出来。流泪入口,不敢哭出声响。形容无声地悲泣。

10
五侯九伯 [ wǔ hóu jiǔ bó ]

五侯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诸侯;九伯:九州之长。泛指天下诸侯。

《旧唐书·哀帝纪论》:“五侯九伯,无非问鼎之徒;四岳十连,皆畜无君之迹。”

大家在看: